趕緊滾,給真正的賢良大臣讓位置!
“還有胡及……”
“此人,曾被彈劾,一度落職,根本不適合為開封府推官!”
……
“李士良是治水的能吏……都水監之中,如今不是闕官嗎?”
“能不能讓想辦法,將其調入都水監?”
……
“開封府的蔡元長,不好動啊……他已經陛見過天子,還領過旨了……”
“事在人為,試一試唄……萬一成功了呢?”
……
紛紛擾擾中,都堂的熟狀,就已經被批復下來。
可!
本來,這個事情都堂沒有放在心上。
原來的打算是,選派幾個低級的官員,去開封府那邊觀摩。
都堂本也只是想要觀察罷了。
但,隨著兩宮的圣旨,就連這個差遣,也變得炙手可熱了。
一個個故舊親朋,都差人上門游說。
而都堂上的宰執們的心思也變了。
在大宋,雖然宰執們喜歡提攜年輕后輩,但真正的肥差、美差,永遠都是留給自己人的。
至少是和他們關系親密的故舊子弟——現在,我提攜你的子侄,將來你到了都堂上,自然也會提攜我的子侄。
所以,一時間,都堂上對派誰去,爭執不休。
章惇在旁邊,冷眼旁觀著,同時也在心中譏笑著:“且看隨陽雁,各有稻糧謀!”
于是,章惇慢條斯理的喝起茶來。
這個事情上,他沒有立場,也不會舉薦什么人。
所以,可以安心看戲。
在他眼中,這都堂上那一個個天下知名的宰執賢臣,如今就像是一只只圍著稻田盤旋,垂涎欲滴的大雁!
若有可能,章惇挺想拉滿弓,嚇他們一跳的!
注:北宋已經出官的人,可以參加科舉,而且他們的發解試和一般人分開,稱為鎖廳試。
此外,還有照顧各路轉運使司的親朋的別頭試,照顧官員直系子弟的漕試。
錄取比例都很大!
我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是說說而已!
注2:在京的京朝官的子弟,可以直接參加開封府府試,錄取名額更多,也更寬松!所以,通常一個在京為官的大臣,可能會有十幾個家族子弟投靠……
嗯,相信讀者們都知道這是什么。
注3:胡及前文提到過被彈劾、落職,但因為和情節無關,所以沒有提及八月胡及復職的事情。
注4:此時范峋,在正常歷史時間節點,應該已經被劉摯彈劾落職,出知臨江軍。
現在因為劉摯已經滾蛋,所以范峋還在。
但他的罪名不會消失。
注5:李士良在元豐三年為權都水監主薄,主持了都水監改革,淘汰了一百多個根本不懂水利的官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