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耶律洪基開始了大撒幣。
那么,時間一長,國中那些大小貴族首領們,就會生出異心來,就會不服梁氏。
嵬名家、梁家,分食了仁多家的地盤。
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
“阿里骨還在猶豫,不肯聽我之計……”
于是,朝野歡欣。
所以,他自然清楚。
宋、遼加速接近,原本夾在中間,可以對遼、宋訛詐的黨項人,一下子就失去了騰挪輾轉的空間。
“若是繼續這樣,本宮擔心,恐怕會有人投奔南蠻!”
小梁太后聽著,也是憂心忡忡。
“我大遼自太祖以來,修文興武,輕徭薄賦,用科舉取士,已自夷入夏矣!”
所以……
而南蠻僧人的佛法修為和佛經理解是天下第一。
“這些黨項羌蠻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過錯!”
老皇帝知道,他應該怎么做的。
群臣則紛紛附和,都說陛下圣明,有好圣孫,大遼基業萬萬年之類的話。
在這西北的大白高國,只有勝利,才能團結上下,凝聚人心。也唯有勝利,才能震懾不臣,穩固統治。
“讓阿里骨替我大白高國,吸引南蠻的精銳……”
“就連卓羅和南、右廂朝順的許多部族頭人,也在蠢蠢欲動……”
廟號、謚號也都已經選定。
國相、太師梁乙逋,率軍從天都山歸興慶府。
“南蠻在熙州建的寺廟,聽說快要建成了,已經有很多吐蕃首領去朝圣……”
梁乙逋知道,在崇佛的吐蕃人、羌人以及黨項人心中。
于是,梁乙逋道:“所以才要叫吐蕃人先動手!”
若真的來了一位寶相莊嚴,佛法修為精湛的僧人……
維持宋、夏交兵,但同時不能讓宋人消滅夏國。
近來,興慶府內外都有議論。
“若不能用武力,逼迫南蠻正視我國,我國何以自立?”
“這是毅宗皇帝的戰略!”小梁太后立刻反應過來。
大白高國,興慶府。
今年正旦,因為馬上就能拿到三百萬貫的浮財的緣故。
便將蕭洽等人奏報內容報告了一遍。
于是改元:天儀治平。
阿里骨,不是唃廝啰的血脈!
他身上沒有贊普的神圣光環!
“可是去年秋天的旱災,讓數十萬畝土地的小麥枯死……”
此事更讓梁乙逋難以安心。
“陛下……”耶律迪烈說道:“等到南朝的交子到手,該見的還是得見……”
不然,梁氏就是下一個野利家、沒臧家!
耶律洪基聽到蕭洽等人,對南朝上書的事情后,就點頭:“蕭洽、蕭嘉做得好!”
他也只有得到佛牙舍利,迎回青唐城,才能穩固統治地位。
畢竟,舍利不會說話。
梁乙逋自然知道這個。
群臣集體道賀,都說太孫賢明。
國喪已經結束,梁太后及其子秉常,都已經下葬。
在這場遼、宋、夏的三方博弈之中,遼國應該遵循的原則。
而他們下面的大小貴族,則瓜分了仁多家的牧場、莊園、奴隸。
群臣如何不知耶律洪基的心思?
紛紛稱賀,都說南朝雖有明君,可大遼也有圣孫。
她嘆息著說道:“國事艱難啊!”
“南蠻肯給北朝三百萬貫,對我國卻連舊有的歲賜也不肯給!”
于是,經筵就在這樣喜慶、祥和的氣氛中結束。
佛牙舍利,對黨項來說,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