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韓絳、呂公著兩人的舉薦。
三十萬貫,換一個體面,很劃算——畢竟,交趾人確實挑釁、入寇在先,若連這個都不做反應,那么天子和兩宮確實顏面無存!
何況,這三十萬貫還能讓都堂上少一個新法干將!
這就更劃算了。
司馬光看完,嘆息一聲。
所謂陛辭,早已是禮儀性的程序。
章惇和狄詠的任命都已經下達了。
……
此乃應左相韓絳所請——故事,舊唯沿邊守軍移防給口糧,其他諸軍移防,皆以家糧為路用,韓絳以為不均,傷士卒之銳,乞別立法。
最后這些錢,還不是得加在百姓身上?
百姓已經很苦了!
然而,司馬光也明白,此事其實已經木已成舟。
走在其中,可謂是心曠神怡,讓趙煦非常喜歡。
也必可知道——百姓已苦極!
朝中的決策,也已經定下來。
萬一運氣好,三步都能一次實現,就更是美哉!
仁廟、英廟,就經常上大臣們的這個當。
第二:有罪人小吏趙宣,因為涉及吳安持、文及甫舞弊案,曾被特旨永不錄用。
章惇詫異了一聲,就將之收到了袖子里。
退朝后,趙煦換上便服,與兩宮在崇政殿再坐。
他是無法改變現狀的。
送走章惇等人,趙煦陪著兩宮,來到了大內的慶壽宮。
因狄詠等將南下,特詔:諸軍今后有移防者,每日特給口糧,將校日三升,士卒給兩升。
他們也不意外。
權知開封府蔡京上奏:奉旨意,開封府復置縣尉、弓手等,乞府界諸縣應系捕盜文武官吏并應干捕人員,并隸本府及府界公事同其管轄,乞賞罰并委本府一面施行。
而且,皇室大內用度,既不是走國庫的左藏、右藏。
這個宮殿,如今已經完全修葺一新。
隨手詔而來的,還有天子賜下的一張所謂的預算書。
章惇等人再拜,表一下決心,然后趙煦和兩宮慰勉一番,幾人就可以退下去,準備出發了。
這個家伙,連市易法都想的出來!
肯定是一肚子壞水!
“諸公……”
趙官家們,哪次不賜些陣圖什么的給大臣?
只是,接過那小冊子,章惇悄悄看了一眼。
趙煦眼珠子一轉,就已經決定把呂嘉問重重貶黜——讓他去廣南西路擔任右江安撫使,負責協調管理包括現在的歸化州、順州以及未來可能的廣源州、思瑯州這樣的羈縻州!
對呂嘉問,趙煦還是很看好的。
雖然他根本不相信,真的只要花費三十萬貫,更不相信只要五千禁軍就可以包打交趾。
倒不是不想拉一把呂嘉問,實在是拉不了這個呂家的‘家賊’。
但呂嘉問卻讓這個小吏改了名字,然后用為光祿寺的官吏。
市易法,確實是呂嘉問的主意,現在被罷廢了,他自然要受到影響。
而司馬光相信,當即天子圣明,必可知曉他的良苦用心。
章惇等人陛辭出宮。
一共舉出呂嘉問兩條罪證,第一是:市易法呂嘉問首倡,禍國殃民,不可久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