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繼續介紹著:“元豐六年,先帝再次下詔,命開封府,于汴京城外城之中,再空三十步,拆沿途官司屋舍以為道……”
趙煦掀開車簾,看向前方。
內城的內環道城內一側,有著磚石砌好的墻垣。
不過,這條道路,沒有十步那么寬,只有五步左右,剛好能容一輛太平車勉強通過。
而在朱雀門外的汴京城外城,那條環繞城墻的外城內環道,則有著二十步寬,那才是真正的汴京高速。
眼前這條,只能說勉強還行。
看著眼前這條兩側墻垣,還沒有被人突破,也沒有亂七八糟的旗幟的道路,趙煦揮手:“繼續走吧……”
御駕于是踏上這條內環道。
在墻垣的另一側,燕達率領的騎兵,緊緊跟隨,同時將靠著墻垣的行人,全部驅散。
御車緩緩向前。
沿著墻垣,開始繞汴京而行。
很難想象吧?
在這個封建社會,有著一條環繞整個京城的環道。
但這就是事實。
也是商品經濟發展下的必然趨勢。
內城太擁擠,道路太狹窄,交通太堵塞。
環城道必然出現,因為只有建設這樣的環城道,才能改善汴京交通,才能促進經濟發展。
哪怕朝廷不干,商賈們也會不斷利用關系,促成這樣一條交通干道的出現。
御駕沿著朱雀門一側,向東而行,很快就到達了城東的舊宋門前。
這里是汴京城最繁華的入城地。
因為,所有從江淮入京的官民商賈都是從這里入城的。
而江淮現在是大宋經濟的主要發動機之一。
地位和現代的廣東差不多。
自然,當御駕抵達這里時,趙煦遠遠的就看到了,一處墻垣已經被人破壞。
在墻垣的缺口上,有著一個大約三檻門戶的民居,這戶民居大門緊閉,但門口殘留著一面酒旗。
燕達率領的騎兵,從墻垣缺口的縫隙里出現。
蔡京跟在御駕身邊,已經開始出汗。
他知道的,這只是一個開始。越向前,越靠近汴京商業的中心。
這樣突破墻垣,侵占內環道的情況就會越多。
他只能吞咽著口水,解釋著:“陛下……那是范家的產業……”
“范家?”趙煦瞇起眼睛:“羔羊酒范家嗎?”
蔡京嗯了一聲,心中對探事司更加忌憚——天子連這種事情都知道?
趙煦笑了:“果然是神通廣大呢!”
蔡京只能解釋:“臣上任之后,已經拆過三回了……”
換而言之,人家已經重建了三回了。
趙煦微笑著:“羔羊酒范家,朕聽說,好像是濟陽郡王家過去的奴仆啊……”
于是,趙煦對馮景吩咐一聲:“馮景,去將曹曄叫來……”
“諾!”
于是,片刻后,一個十六七歲,滿臉驚慌的少年伴讀被叫到了趙煦面前。
正是走了向家關系,到趙煦身邊伴讀的曹佾之孫曹曄。
“陛下……”曹曄滿頭大汗:“請聽臣解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