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和市易務借錢買!
只要借了市易務的錢,那就統統要給兩成的年息。
對沒有背景的商賈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巨大負擔。
可對范家這樣有靠山的商賈而言,卻和送錢差不多。
因為,他們總是能拖欠,拖著拖著,朝廷就會減免利息。
最后,甚至可能連本金都只需還一部分。
市易法的廢黜,更是讓范家歡呼不已。
欠的那些糯米錢,現在不用還了!
畢竟,市易務都沒了,誰還敢和范家要債?
現在,曹家人卻來告訴他——必須還!而且是馬上還!連利息一切都得還!
這……
范升根本無法接受!
那可幾萬貫!
銅錢堆起來,都可以堆成一座山了。
“少主……”范升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小人家里,急切之間,去那里找這許多的錢?”
曹歡嘆道:“這是家父的命令!”
“家父說了,這是汝家一家老小的賣命錢!若汝家不能在明天日落之前,將錢還清……那么,家父就會自己出錢,還清官府的欠款……”
“只是到那個時候,汝一家到了沙門島,莫要說是我曹家的舊仆就是了……”
范升瑟瑟發抖。
他知道,這是最嚴厲的威脅和命令。
以他家現在積累的財富和那個正店的名額。
只要曹家不肯庇護他們,他們一家老小,恐怕明天晚上就得在大牢里呆著了。
“何至于此?”范升匍匐著,哭了起來。
他砸鍋賣鐵,大抵也湊不出這么多錢來!
他也舍不得啊!
曹歡看著,也只能說道:“吾也在父親大人面前,如此說過……”
“然而,大人卻訓斥了吾一頓……”
“汝等好自為之吧!”
注:北宋在汴京、洛陽、大名府還有河中府,實行的是榷曲的榷酒制度。
所謂榷曲,就是官府壟斷酒曲,然后對酒曲進行限量和定價。
同時,民間商賈若要參與釀酒之中來,就必須同意官府的報價,同時必須接受官府攤派的酒曲額度。
這就是汴京城七十二家正店的由來——這些正店每一家,都是真正的豪商。
因為,他們每年都在均攤著北宋政府的150萬斤酒曲額度——這是元豐末年的額度,在嘉佑時代,官曲曾高達兩百四十萬斤!
但,這些人很雞賊的。
他們買了酒曲,最好的酒曲釀的酒,放在自己的酒樓高價出售。
而一般的酒曲和劣質酒曲,釀出來的酒,就分銷各其他人,一般都是他們自己選的伙計什么的。
這些人,經營的酒店,就是腳店,一般都很小。
而腳店里,經常有人翻身,甚至擠進七十二家正店之中。
ps,所謂七十二家正店,只是一個形容詞。
在北宋并不一定只有七十二家正店,也不一定有。
有時候多,有時候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