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朱砂染色的墻壁和屏風,也沒有了鉛粉與水銀妝點的壁柱。
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當然了,向太后的審美還是在線的。
所以,這翻修的保慈宮,雖然看著簡單、樸素,卻也蘊含著禪意和雅致在其中。
一切器物的擺放,殿中內外的陳設,都自有深意。
就連太皇太后見了,也忍不住夸了好幾句。
趙煦更是很喜歡這里。
于是,迫不及待的讓人在保慈宮的東閣,給他專門留一個休息的寢殿。
以后,福寧殿那邊,就真的要變成一個純粹的睡覺的地方了。
向太后對此,自然是很開心的。
向家的命婦們,聽說了這個事情后,嘴巴都快笑歪了。
也就是礙于其他家的命婦也都在,不然,恐怕能當場雀躍起來。
這一天,趙煦在保慈宮里,陪著向太后說話,一直等到了快戌時,才拜辭回到福寧殿。
回到福寧殿,趙煦在馮景的服侍下洗腳。
石得一則在旁邊,匯報著汴京城里的動靜。
主要是物價方面的波動,趙煦聽完后,就讓石得一將相關物價,都記錄到他命人懸掛在福寧殿的內寢墻壁上的一張紙上。
那是一張大紙,紙上畫著表格。
表格里是汴京的炭價、肉價、米價還有菜價。
這是趙煦從汴京新報發行后開始讓人做的。
這表格每個月換一張,同時也每月總結一次物價波動。
趙煦以此,按月追蹤汴京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
這很重要!
因為,在大宋主要商品物價,常年都是維持不變,甚至呈現下跌趨勢的。
這是通貨緊縮的表現。
錢貴、物賤。
趙煦要做的,就是利用物價的波動,適時的指揮著有司,向市場投放錢幣或者回收錢幣。
<divclass="contentadv">這事情,過去是市易務在做。
如今,市易務沒了,可不得直屬皇帝的皇城司來辦了?
總的來說,目前為止,趙煦做的還不賴。
甚至小賺了一些。
等到石得一,將今天的物價,寫到墻上的表格內。
趙煦也洗完了腳,他穿上木屐,走到那墻壁上,借著燈光,看著上面的物價,心中嘆道:“可惜啊……”
“暫時只能做到維持物價的平穩!”
他其實想要讓物價維持溫和的上漲,每個月漲個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這樣,人們才會舍得將手里的錢花出去。
只有人們開始花錢,才能讓市場上的錢幣真正的開始流通。
可奈何,大宋錢貴是從唐代就帶來的毛病。
整個社會,都習慣了儲蓄。
于是,哪怕到了現代,宋錢也是古錢幣中,最不值錢的錢幣。
大部分大宋制錢的價格,都是幾塊錢、十幾塊錢,品相好一點的幾十塊。
上百的都是珍品了。
這是因為,宋錢隨便一挖,就是一籮筐。
本來就缺銅,老百姓還喜歡將錢存起來,舍不得花,這進一步導致了缺銅。
惡性循環了屬于是。
“對了!”趙煦忽然扭頭,問起石得一:“那六家義商,現在準備的怎么樣了?”
“他們的白酒什么時候可以上市?”
石得一答道:“奏知大家,以臣所知,各家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除了王家的泰和酒樓,還需要時間籌備外,其他各家大抵都會在寒食節前后,推出新品來。”
寒食節,是大宋甚至可以說整個已知世界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其地位,和中秋節、中元節還有元宵節一般。
自然,寒食節也是大宋商界傳統的旺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