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向家恐怕還要努力幾十年。
但問題是——
“六哥,汴京房價這么高,誰能買的起?”向太后忍不住提醒。
汴京城的高房價,別說是一般人。
就是高官,也是瑟瑟發抖的。
當年歐陽修都做了翰林學士了,卻還是買不起汴京的房子,只能租住百姓的民居,于是寫詩感慨: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閑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
和歐陽修同在汴京的另一位高官梅堯臣,也是一般境況,其在給歐陽修的信里說:浮萍何處來,青青繞我楹。連墻已壞破,屋賴搘撐牢。
通常來說,一般官員,除非貪污受賄,而且是無下限的貪污受賄,不然在汴京想有個房子,就只能靠皇帝賜宅了。
所以,王拱辰才那么讓人不齒。
他居然在汴京城,建起了盈檻數百的豪宅!
沒有貪污,誰信?
趙煦微笑著回答向太后的疑問:“母后放心,兒已經考慮過了。”
“這些宅子,都是賣給特定人群的。”
“嗯?”向太后不懂了,哪里有冤大頭,肯花重金,購買汴京城的房子?
趙煦答道:“兒要賣的是天下州郡,想將子弟送入開封府府學就讀之人。”
開封府府學,是如今大宋當之無愧的第一名校!
是天下人趨之若虞,想方設法的想要鉆營進去的至高學府!
不僅僅因為在府學就讀的人,不是宰執的子弟,就是元老的孩子或者那種天下的奇才。
還因為,開封府府學的發解試名額以及太學名額,冠絕天下!
在江西、福建、兩浙、兩淮,這樣卷到連當地人都受不了的地方,可能是幾千人搶一個發解試的名額。
但在開封府,競爭壓力大大降低,不需要在幾千個卷王里搶第一了。
<divclass="contentadv">競爭對手,就那么幾十個人,撐死百來人。
不止如此,開封府府學出去的舉人,在科舉上的錄取名額,也遠多于天下州郡。
像是陜西那邊,可能一州甚至是一路,一年都出了不了一個進士。
而在開封府,進士算什么?
真廟咸平元年的科舉,開封府大放異彩,進士前十四名,只有第九名的劉燁是河南府的,其他人清一色開封府,不僅如此從第十四名到三十九名,開封府還是清一色。
一時天下嘩然。
裝都不裝一下了嗎?
事后朝廷徹查發現,大多數所謂開封府舉子,都是‘應寄’,也就是寄名托籍。
而這符合游戲規則,本來就是朝廷的制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下人都知道,想要高中,就要來汴京,就要想方設法的拿到一個開封府府學的名額。
然而,開封府府學,哪里是一般人能染指的?
要么有權——你家里親戚是宰執!
要么有才,有大佬喜歡、提攜——譬如蘇軾兄弟,他們的開封府府學名額,就是張方平親自保舉的。
至于有錢?
拿上你的臭錢,滾一邊去!
而趙煦針對這個市場痛點,表示:放下朕的錢,拿走你的學區房。
兩宮聽著,對視了一眼,太皇太后就擔憂的道:“六哥,這樣會不會不妥?”
“朝野物議,恐怕不會同意!”
開封府府學,入學規矩,一向公開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