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有一個答案——先帝!
嘶!
馮景倒吸了一口涼氣。
想想也是,先帝既然和大家囑托了那么多事情。
怎么可能不交代一下,對王安石這位元老宰相的安排?
肯定有,也必然有。
先帝的囑托、交代和安排,加上這位陛下少年早成、聰俊、沉穩的性子。
馮景已經不敢繼續想了。
他微微抬頭,就只看到了,那位少年天子在微笑的看著他。
仿佛在說:馮景啊,朕信得過汝吧?
馮景的表情,瞬間變得極為精彩,他趕緊低下頭去,說道:“大家,臣去御廚為您取些點心來。”
趙煦微笑著點頭。
對馮景的忠誠,他是信任的。
現在在考驗的,就是他的膽量了。
他身邊的近臣,心理素質必須要過硬。不能別人隨便詐唬兩句,就露出馬腳。
……
隔日,辛未(十四)。
趙煦一大早來到了保慈宮,給向太后問了安后,向太后見了趙煦,非常高興,拉著他坐了下來,吩咐左右取來了點心。
母子兩吃著點心,說著些宮中的瑣事。
等時機差不多成熟了,趙煦就開口道:“母后,兒臣今日來保慈宮,是想和母后借一個人。”
向太后一聽,就溫柔的問道:“六哥想借誰?”
“提舉汴京水磨務嚴守懃!”趙煦輕聲答道。
嚴守懃,本是向太后身邊的內臣,趙煦即位后論功行賞,外放為汴京水磨務的提舉內臣。
如今,差不多已在水磨務任職一年了。
同時,此人深度參與了趙煦很多事情。
他和石得一、李憲、梁從政都建立了不錯的關系。
向太后一聽,頓時好奇起來:“六哥要嚴守懃作甚?”
趙煦道:“成都府路諸州,榷茶、榷鹽都出了問題,兒想著從大內內臣之中選一個精明、能干的內臣過去,出任提點成都府鹽、茶公事,整頓當地榷茶、榷鹽。”
“思來想去,兒覺得,還是母后身邊的人最合適。”
在大宋,內臣經常出任地方監司,特別是經濟、軍事方面的提點官。
皇帝也通常在這方面更信任內臣。
因為內臣的生死,皇帝一言可決。
在大宋,天下州郡監官(礦場、都作院、織造院以及地方榷官)基本內臣和文臣是對半開的。
很多重要的場、冶職務,內臣是長期把持的。
向太后笑起來:“嚴守懃的資序不夠吧?”
“權發遣就可以了。”趙煦說道:“況且,他此去也只是去平息成都府路的弊案的。”
“一年半載后,就可以回京,其他事情,還是該交給文臣去做。”
向太后這才點頭,道:“既然六哥想好了,那就依六哥的意思辦吧。”
“母后這就給嚴守懃下詔,讓他將汴京水磨務的差遣卸下來,等交接好了,再到六哥面前請旨聽訓。”
“多謝母后!”趙煦高興起來。
嚴守懃,現在名義上是向太后的人,實際上卻已經主動靠攏了他。
算是趙煦手頭現在用的比較順手的人了。
最緊要的是——嚴守懃懂技術啊,尤其是懂水力和茶葉相關的技術
他在水磨務那邊的工作就證明了這一點。
汴京水磨務,從名字看就知道了,是控制、掌握汴京城一系列盈利性的水力磨坊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