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點點頭:“是有這個事情。”
“母后可是覺得兒做的不妥?”他抬起頭,看向向太后。
向太后笑起來,抓著趙煦的手,道:“母后自然是支持六哥的!”
“六哥做的也很好。”
“與大臣約法,自我約束,不以一己之私欲,而加天下之賦稅……”
“此乃先王之教!”
對向太后來說,開封府里傳出的那些事情,她聽說了以后是很開心的。
太皇太后也很高興。
這都是給她們長臉的事情。
說明了她們兩個教育、撫養的好!
朝臣們就更不用說了,最近幾日,都堂宰執、六部大臣紛紛上書稱頌。
司馬光、呂公著更是在上書文字里,極力稱贊,都說大宋出了圣君,兩宮慈圣功不可沒。
于是,甚至有人提議給她和太皇太后上尊號了。
只是……
向太后看著趙煦的小臉,輕聲道:“六哥也該注意一下,宮中其他人的想法。”
這個孩子和群臣約法,以后宮中用度、開支、耗用,皆以市價市之。
宮里面的好多妃嬪,現在都在陰陽怪氣。
仁廟的那幾個還好,只是私底下說幾句。
先帝的那些妃嬪,可就是公開非議了,說什么的都有。
皇太妃朱氏,甚至都來她面前告過狀了。
“此外,天下州郡官府里,恐怕也會有些非議。”
這很自然,天子和大臣約法,不止限制自身,也誓言要限制地方官府的開支。
尤其是要重點限制地方官的征稅權。
要將之收歸中樞,未來要讓都堂來核準地方新征賦稅。
現在雖然還沒有聽到什么議論。
但可以想象,地方州郡官員,會在下面罵娘。
趙煦聽著,卻是笑起來:“母后放心好了。”
“兒覺得,宮中妃嬪,無論是仁廟還是皇考所遺,都是會體諒兒和社稷的。”
“兒也會注意安撫她們的。”
宮里面的妃嬪們,在背后嚼舌頭根?
說老實說,趙煦不在乎。
她們現在可沒地方去吹枕頭風!
無非不過敗犬的哀嚎罷了。
當然,趙煦也會做做樣子,多給些賞賜安撫。
免得有人想不開,跑去景靈宮哭廟。
“至于州郡官員?”趙煦咧嘴一笑:“兒以為,士大夫們都是公忠體國的!也都是以范文正公為楷模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若有人連這樣的事情都受不了,非議朝政,誹謗君父……”趙煦看著向太后:“那朝廷法度可不是擺設!”
在這個事情上,趙煦很清楚的。
州郡官員里或許有牢騷,但絕對沒有人敢對抗中樞!
實在有人不服氣?
愛干干,不干滾!
這個官你不做,汴京城的吏部那邊排隊等一個差遣的人,有的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