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問道:“這么說,那汴京新報背后之人,只是在沽名釣譽?但不像啊。”
十多個人,擠在一個狹小的房子里。
曾布能想象得到,肯定臭氣熏天,污水橫流。
加上永泰坊的情況……
各種牲畜所留的糞便,隨著污水,在街巷橫流。
數不清的蒼蠅和蚊蟲,漫天飛舞……
簡直太可怕了!
對方笑了起來,搖頭說道:“子宣所言繆矣。”
“嗯?”曾布拱手:“還請安兄指教。”
坐在他對面之人,正是當朝中書侍郎安燾的長兄安丞。
安丞早年科舉不第之后,就改行去經商,還很成功,走遍了大江南北,買賣甚至做到熙河路。
自從安燾拜為執政后,就收了買賣,跟在安燾身邊當幕僚。
其為人細致,性格沉穩,而且因為經商的時候,去過無數地方,對天下州郡地理都有所了解,所以很多事情安燾都會先問安丞的意見。
自然,也是曾布攻略,游說的對象。
安丞捋了捋胡子,微笑著道:“子宣是沒有看過那永泰坊內的報童居所。”
“吾去的時候,因是上午,所以報童們所居之處,除了幾個管他們吃喝的廚娘外,沒有旁人。”
“但是,其院舍潔凈,床鋪整齊,所有被褥皆被疊的方方正正,好似豆腐塊一般。”
“聽照顧他們起居飲食的廚娘們說,這些孩子,每日五更起床出操,天亮后出門賣報,每日還需要打理三次衛生。”
安丞說著,就抿起嘴唇來,壓低了聲音,和曾布道:“下午則多半在私塾讀書識字。”
“私塾的老師,除了請了一些落地老秀才和舉子外,還有不少上四軍的人。”
“教他們木工、泥瓦之術,也教他們熟悉各種兵器……”
曾布聽著,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著。
在汴京城,敢光明正大的蓄養孤兒,還敢將他們組織起來,甚至請上四軍的禁軍教導他們技能。
只能說,真的是明牌在告訴天下人,汴京新報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誰了?
安丞則繼續說道:“某還聽人說,其中表現的最好的孩子,會被送到天文局里,跟著天文局的伎術官們學習算數、器械之道。”
說著,安丞就看向曾布:“子宣應該也想到了吧?”
曾布點點頭,吁出一口氣,說道:“傳說竟是真的。”
在史書上,他只見過一個人做過類似的事情。
司馬懿。
暗中私蓄死士三千,然后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將曹魏江山,變成司馬家所有。
但問題是,那位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事情?
這天下人不都是他的嗎?
想不通!
不理解!
但這也證明了那位,遠不是表現的那樣仁孝善良。
安丞微笑著,腦海中不斷回閃著他在永泰坊里見到的一些細節。
院子墻壁上,用著石灰,寫著文字。
“官家賜我衣,官家賜我食,官家恩情重,此生難報償!”
簡單的文字,直白的告訴了那些孩子,他們應該向誰報答這恩情。
在歷史上,只有一位帝王,做過類似的事情。
漢武帝!
武帝收養,漢軍孤兒,組建羽林軍,這支軍隊從此成為漢室數代天子最信任最可靠也最忠誠的力量。
而當今不僅僅命人收養這些失去父母,無親無故的孤兒。
還教授他們讀書識字,讓他們學習各種技能。
等這些孩子長大,他們只會比羽林軍更忠誠。
而汴京新報現在到底有多少報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