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戰爭的記憶,隨著時間流逝,被越來越多的人喚醒。
對交趾人來說,那是一場恐怖的戰爭。
也是一場對他們而言,幾乎絕望的戰爭。
他們在所有戰場上,都遭到了可怕的毀滅性打擊。
要不是天降暴雨,他們清楚,升龍府肯定是守不住的。
現在,北兵再次兵臨城下。
他們會從哪里來?
他們會先打哪里?
而那些遍布在宋交邊境上侗溪部族,卻在這個時候,等來了儂智會、儂盛德派來的人。
儂家曾長期統治著這些地方,很多豪族過去就是儂家的部下、附庸。
許多人甚至就是跟著儂智高起義的將領后人。
在儂家開出了,一切照舊,甚至視功勞予以賞賜的條件后,這些人立刻就倒戈了。
這很正常。
儂家本來就在這些部族里,擁有很高的聲望和強大的號召力。
現在儂家帶著中國天子之命,告訴他們——汴京官家,已經允諾,讓儂家世代鎮守廣源州、七源州。
爾等只要降服,那么一切照舊。
我們也不要伱們的朝貢。更不會要你們的金子。
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畢竟,升龍府的冊封,和汴京的冊封,那是一回事嗎?
好多人甚至當場表示——若官家早早冊封我等,我等何必在此蠻荒之地,給交州挑梁小丑稱臣?
這是事實!
但凡有的選,但凡汴京給他們一個名分。
他們早就脫離升龍府了!
于是,就在李常杰和楊景通,還在緊張的布置城防,準備著北兵入寇的時候。
從蘇茂州,直到廣源州,延綿數百里的宋交邊境上,門戶洞開。
幾乎所有邊境上的侗溪部落,已經全部向宋軍輸誠,然后拿到了章惇簽發的空名劄子。
章惇考慮到,這些地方的土司,其實搞不清楚大宋從五代發展而來的武臣官階。
他們更加認可,大唐的那些官職。
于是,章惇也順應民意,發下了一大堆的各種各樣威風凜凜的頭銜。
什么羽林校尉、虎賁校尉、飛騎尉、武騎尉……
閉著眼睛發下來。
反正又不要錢!(這些官職,現在不是變成勛官轉階,就是成為了名譽頭銜,沒有俸祿)。
各部頭人、土司和那些豪族,得了這些官職,卻是歡天喜地。
一個個接過任官狀,就歡天喜地的跑去開祠堂祭祖了。
列祖列宗啊!
我們終于得到了天子的冊封!
光宗耀祖了!
你還別說,一下子就讓大宋乃中國正朔的概念,在這些侗溪部族之中深入人心。
對這些地方的部族土司們來說,大唐,還依舊留在他們的記憶和祖先的傳說中。
畢竟,交趾脫離中國,也是五代后期的事情。
而且,就這過去的這百多年,升龍府那邊其實也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鬧哄哄的鬧了好幾次。
都已經改朝換代了三次了。
或許在富良江以南,交趾已經有了些朦朦朧朧的獨立概念。
但他們的文法制度,還是和中國相差無幾。
在靠近大宋一邊的邊境上,那就是完全沒有任何族別概念。
于是,得了中國冊封的這些侗溪部族,自然而然的將宋軍當成了自己人。
整個廣源州、七源州的道路、河流、山川走向,至此完全為章惇所知。
就連廣源城、決里隘,乃至于北件城的虛實,也被這些人全盤告訴給了章惇。
于是,章惇在赫然間發現,整個交趾北方,現在除了少數幾座有交趾重兵把守的城市外,其他地方對大宋幾乎是單向透明了。
便是那些交趾人防守的重點城市,里面也出現了大量愿意成為大宋內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