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這是事實!
大家都知兵知戰的,知道狄詠說得對。
據山而守的賊軍,是有著充足的屏障的。
在沿邊的經驗也告訴他們,夜襲敵營最好的選擇就是那些背水扎營的敵人,而最差的就是據山而守的敵人。
因為山上的敵人,可以居高臨下,將夜襲的騎兵的動向看的清楚。
山體的存在,也很難讓混亂蔓延。
騎兵更不可能直接沖到山上去。
眾人只能惋惜的嘆了一聲。
“若我軍皆是甲騎,那該多好!”
若御龍第一將皆是騎兵,有那么一千人的重甲騎兵。
此時完全可以趁著交趾人陷入混亂,投入甲騎,鑿穿整個敵營。
可惜啊!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像御龍第一將這樣五千人的軍隊,能有一千余精騎,哪怕在西軍之中也是很罕見的。
沒辦法,大宋嚴重缺馬。
合格的戰馬,更是寶貴無比。
死上一匹,都會肉疼,若死上千匹,連官家都會痛心。
此番南下,御龍第一將的所有戰馬就都留在汴京。
到了廣西后,才由廣西地方補充了三千匹滇馬,以供使用。
而這些滇馬,雖然價格比吐蕃馬和黨項馬便宜。
但每一匹也都是廣西地方拿著茶葉和鹽以及銅錢從大理那邊買來的,價值在廣西本地也算天價了。
……
許克難率領著他的騎兵,在交趾營壘中左突右沖。
看似莽撞、兇狠,但他卻極有章法。
他和他的騎兵,也很靈活。
只是追逐著交趾亂兵,驅趕著他們奔逃,偶爾沖入亂兵之中,砍殺一陣,也只是為了擴大恐慌。
他們很少直接沖入大批交趾亂兵之中。
根本就不給交趾人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機會。
這個時候他們騎乘的滇馬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這些滇馬,雖然速度不如北馬,體格也遠遠不如。
但耐力好,哪怕許克難帶著他的部隊,在這交趾大營內沖殺了許久,這些滇馬也沒有疲憊。
只是,隨著遠方交趾營壘,開始組織起來。
也隨著交趾人漸漸恢復秩序。
許克難知道,應該見好就收了。
于是,他在帶領自己的部下,完成了一又一次鑿擊后,調轉馬頭,帶著他的騎兵,從燃燒著的營房空隙之中穿過。
當許克難帶著他的騎兵,沖出交趾大營。
他們身后,無數營房在熊熊燃燒。
數不清的尸體,橫亙在營壘之中。
大部分都是互相踐踏而死,真正被宋軍騎兵射殺、斬殺的,可能連一千都不夠。
但戰爭就是這樣的。
正常的兩軍交鋒,雙方數萬人,廝殺一個上午,戰死上千,都已經算是激烈的交戰了。
可一旦一方陷入混亂、崩潰。
那么,整支大軍都將毀滅。
就像第一次蘭州會戰,王文郁夜襲西賊大營。
王文郁的騎兵斬殺的黨項人,撐死了也就一千多,絕不能可能超過兩千。
可互相踐踏,墜入黃河而死者,卻多達數萬。
以至于戰后,宋軍可以將西賊的首級收集起來,在蘭州城下筑成京觀以夸耀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