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常杰穿著甲胄,遠望著那些在遠方的丘陵之中巡弋的宋軍騎兵。
他伸出舌頭,舔了舔干涸的嘴唇,那密布血絲的眼中,滿是絕望。
“太原城,還是沒有援軍來嗎?”他低聲問著在他身邊的親弟弟李常憲,也是跟著他南征北戰的心腹。
李常憲搖搖頭:“自從五日前,最后一位從太原城來的使者,抵達我軍營壘后,太原城就已經和我們失去聯系。”
“就連太原城是否還在大越手中,也不知曉!”
李常杰沉默的看著那些宋軍騎兵,在他的視線中,巡弋著的身影。
老實說,宋軍騎兵并不多。
估計不超過一千五百騎,但他們就像一條條黏人的毒蛇,時時刻刻巡弋著、游擊著、逼迫著李常杰,讓他渾身難受,偏偏又找不到辦法。
因為去的人少了,騎兵稍微一引誘,就可以將這些吃掉。
若去的人多了,陣仗太大,還沒出營,宋軍那邊就已經知道了。
等李常杰準備好了,宋軍也準備好了。
近萬的宋軍,帶著幾萬地方土司武裝,嚴正以待。
于是李常杰和他的軍隊,陷在戰不能戰,退不能退的尷尬境地。
數萬大軍,人吃馬嚼,帶來的糧草,已經不多了。
更要命的是——飲水也開始缺乏。
他們用盡辦法,鑿井、挖泉眼,也無法在自己營壘控制范圍內,提供足夠數萬人以及牲畜的飲水。
尤其是那二十頭戰象,每天都要喝掉近千人份的飲水。
于是,李常杰不得不組織人手,冒險前出營壘,前往附近的一條小河取水。
而這常常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宋軍騎兵,忽然出現,一個沖鋒,派去取水的人就再也回不來了。
除了水,人畜糞便在山上和營壘堆積,也讓李常杰和他的軍隊,陷入了可怕的境地。
無法及時清理掉的人畜糞便,吸引來無數蒼蠅、蚊蟲。
士卒生病的越來越多。
再這樣下去,宋軍不來攻,他們自己就會完蛋!
必須突圍了。
李常杰知道的,他必須率部突圍。
從太原出發時,他麾下有三萬大軍,加上四萬左右的青壯。
如今,經過七八日的圍困和鏖戰后,士卒與青壯,損失已超過一萬五千。
主要損失,來自那一夜的夜襲。
宋軍騎兵踏營,讓近萬人互相踐踏而死,傷者不計其數,這些傷者里又有三千余青壯,在隨后的日子傷重不治(其實根本沒有得到過治療,在這個時代,大多數士卒負傷后,是幾乎不可能得到什么有效治療的)。
雖然這些死者,絕大多數都是民夫青壯。
真正死于那一夜混亂的士卒,不到三千。
可對李常杰和他的軍隊的士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自那以后,直到現在,他的軍隊都沒有膽量正面直面宋軍。
平時,稍有風吹草動,軍中就躁動不安。
特別是每到晚上,只要宋軍騎兵的馬蹄聲,在某個地方響起來。
很多人都會嚇得不敢入睡。
尤其是青壯們,日夜惶恐,生怕宋軍再次踏營。
可是,別說是突圍了。
自古以來,敵前撤退,就是一件難到了無數將帥的大事。
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何況是陷入敵人重圍的軍隊?
所以,李常杰回頭看向李常憲,道:“阿弟啊,為今之計,恐怕只能丟卒保車了。”
李常憲點點頭,這是現在軍中將校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