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司馬光在行動(1)
隔日,四月壬辰(初五)。
越來越多的奏疏,開始從廣西入京。
高遵惠、狄詠、苗時中、關杞、岑自亭、田仕儒……
幾乎所有有資格向朝廷上書的官員,都報告了三月癸酉(十六),王師三路并入交趾,交趾諸州歸義的事情。
這就是大宋王朝的特點。
大小相制,無處不在,沒有人可以一手遮天。
自然的,宋軍大勝的消息,也在汴京城里傳開了。
汴京新報,首先跟進,開始大肆渲染。
頭版頭條的標題,更是夸張到離譜的‘王師一時辰又六刻下決里隘’,搞得汴京人都有些不適應了。
不止如此,十三娘也會跟著官家一起回府。
大宋官軍?
主要是,宮中有消息說,今年他的八十大壽,官家要親自蒞臨道賀。
但,這是什么情況?
一時辰又六刻速通決里隘?
但老父親沒有說停,司馬康也就只能繼續念下去。
御龍第一將打的好=在京禁軍牛逼!
……
“老夫近來也臥病良久……”
可想了想,這樣做的話,傳出去別人會說他文寬夫變了,不關心天下,也不關心國家了。
大宋自太宗之后,就再沒有人可以立下這樣的大功了。
幾十歲的人了,致仕也致仕了。
在后方轉運糧草輜重的苗時中,在其奏疏中不小心露出了尾巴:癸酉,經略使惇以三路伐交趾……乃以衍為蘇茂州知州、靜為門州知州、引為思瑯州知州……并授告身、官印……交州義人率眾來附者,皆給武騎尉、飛騎尉……
“壬申(十五),靜海軍節度使、交趾郡王乾德,未報答復,惇遣人查探,皆曰:乾德囚宋使于交州太原,日夜拷打,據傳,乾德曾妄言:吾乃南國天子,乞懼北國脅迫?于是,于國中搜捕……”
這就讓文彥博很開心了。
文彥博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
連汴京人也瞧不起他們。
沒必要真的在那里喋喋不休,徒惹人厭。
而勝的如此迅速,又贏的如此漂亮是什么時候?
太宗還是太祖?
于是,文彥博就樂得清靜,朝廷里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兩宮或者官家想要他發聲,他就發聲,不要他說話,他就在家里面參禪修道,養生享福。
或許,司馬光在實務上缺乏能力。
“當今天子天授神圣,圣明神武,老夫這樣的老臣,能有幸見圣君臨朝,四海升平,國勢日盛,就已心滿意足,便是立刻死去,也能含笑而去,到了地下,見了范文正公、富韓公、韓魏公等,亦可無憾!朝拜仁廟、英廟、先帝時,更可坦然而拜,報社稷太平,天下升平!”
于是,文彥博在左右婢女服侍下,換好衣服,然后在文及甫的攙扶下,假模假樣的拄著那件當今官家在前些時日賜給他的一條防漢代幾杖,微微顫顫的出了門。
名聲還是很重要的。
可其他部分,卻是他率人寫成的。
沒辦法!
這一戰,可是汴京的子弟兵,自己打出來的——不管怎么說,御龍第一將的底子,就是當今官家用先帝派去沿邊各路輪戍的在京禁軍十指揮整編而出的。
他也一直覺得,富弼、韓琦之所以沒有活過他,就是操心的太多。
進了那腳店、酒樓,說話的聲音,都比平日里大了。
司馬光睜開眼睛。
“不過是官家憐愛,以為老朽曾有微功,故而才留京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