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拿起一件木制的方形器物,對著趙煦介紹起來。
“此物,自造之后,臣等體量詳查,確是簡練適用!”
趙煦接過來,將那刨子放在手中細細把玩,然后點點頭:“善!”
刨子不要看簡單。
但卻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趙煦能知道刨子,而且還能知道其構造。
自然是因為他在現代留學的緣故了——很多文物都需要鑒定,而鑒定文物,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技術特征。
明清家具,為何會出現大量硬木家具?
黃花梨、金絲楠木等家具,為何是明清時代出現?
就是因為刨子在明中晚期才開始成熟,并大量應用。
而在那之前,中國家具以漆器為多。
也沒有什么人用硬木制作家具。
而有了刨子,就會出現大量的木匠。
同時,刨子也會讓現在還無人問津的黃花梨,成為珍貴的木料。
有利于海南和交趾的開發。
將刨子放下,趙煦正欲去看其他器物。
馮景卻忽然來到了趙煦身邊,他蹲下身子,附耳到趙煦耳畔,耳語了幾句。
趙煦頓時笑了起來,他對沈括道:“沈卿且在此稍候。”
沈括躬身:“諾!”
趙煦領著馮景,走到旁邊的一個偏閣,讓燕援在十步之外,帶人組成了一個警戒圈。
然后他才問道:“司馬公去了文太師府?”
“是。”
“什么時辰?”
“就在兩個多時辰之前。”
“據說,司馬公在太師府邸,停留了約有三刻鐘,出來時人言:司馬執政面色或有不虞,恐與太師有分歧!”
趙煦點點頭,搓了搓手,嘆道:“看來,司馬公還是耿耿于懷啊。”
馮景低下頭去,不敢接話。
趙煦踱了踱腳步,他其實對此早有預料。
章惇這一仗打贏,肯定會讓很多人不舒服,各種陰陽怪氣、詆毀、攻訐也肯定會隨之而來。
而章惇這個人做事,素來都是不講究什么輿論觀瞻的。
只要他覺得有道理,能做的事情,他就會去做。
所以,章惇的名聲,一直不大好。
他的罪名,都不用別人去幫忙找,都是現成的。
從身世到年輕時的做事風格,到這些年來在朝堂內外得罪的人。
章惇有無數可供他打擊、攻擊的地方。
旁的不說,就一個身世問題,就讓章惇每次升遷、除授,都被別人拿出來攻擊一番。
而司馬光,是肯定不會讓章惇這么順利回朝的。
他必然想辦法!
倒是從馮景報告的來看,文彥博似乎拒絕了摻和這事,讓趙煦有些意外。
“馮景!”趙煦看向馮景。
“臣在。”
“去告訴探事司,盯著些御史臺,也盯著些坊間輿論,有什么動向,隨時報告與朕!”
趙煦對大宋文官們的慣用伎倆無比熟悉。
要搞臭一個人,起手肯定是在坊間造謠。
然后逼著對方,剖開自己的肚子,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
章惇在四年前,就被人擺了這么一道!
“諾!”馮景領命再拜。
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感覺,修修改改,只能暫時這樣。
且待作者君,仔細想想。
ps:明天應該可以3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