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冽的問著:“貴使想清楚了嗎?”
黎文盛低著頭,看著他面前的北朝和約條款,他感覺身體在顫抖。
條款不多,一共四條。
第一:交趾永為大宋藩屬,從和約簽訂即日起,交趾去帝號、改升龍府為從龍府,并在大宋廣西經略使司官署監督下,將歷代帝陵、神廟做降格處置。
帝陵去號,神廟去謚。
這一條若是落到實處,大越國就將不復存在。
這是在挖大越的根!
偏偏,這一條黎文盛無法拒絕。
因為,大越早在百年前就已經臣服北朝,大越天子在北朝的封爵是:交趾郡王、靜海軍節度使。
每年正月及北朝天子圣節上表稱賀時,都要自稱:臣某某云云。
若不答應這一條,其他條件也就不用提了。
當然,日后是可以想辦法繞過這一條的。
關起門來自稱天子,從漢代衛滿朝鮮以來,就是天下割據政權不用學習,自然就會的技能。
第二條:兩國以富良江為界,江南為交趾,江北為大宋之土。
這就是赤裸裸的表明了北朝,要并吞江北的野心。
但,這是事實。
江北如今已經沒有一個忠于升龍府的人了。
在地方豪族和土官們的屠刀下,所有對升龍府可能有忠誠的人都被屠戮干凈了。
而豪族和土官們,做了這樣的事情后,他們已不可能再對升龍府有什么向心力可言。
升龍府也沒有力量,再派兵渡江和北朝爭奪了。
而在得到土官和豪族們的效忠后,北朝也不會和上次一樣,被氣候、疾病打敗。
土官和地方豪族,會替北朝守住這些土地。
除非將來北朝發生聚變。
比如改朝換代,天下打亂,或者遼國南下,國家覆滅。
不然,升龍府已經沒有可能,奪回江北之地。
第三條:交趾歲貢稻米百萬石與大宋,另每歲還需以市價,對大宋出售稻米一百萬石。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就是要價有些高。
第四條:自和約簽訂即日起,大宋、交趾兩國船只,海上往來,可各自停靠彼此港口,有關官府當盡一切可能,為彼此商船停靠提供最大便利,若有船只在彼此海域發生海難或者遇到其他危險,兩國相關官府,皆有義務,為其提供基本救助,并妥善安置有關人員,另外兩國應對彼此商賈往來、貿易提供一切可能之便利。
這一條,讓黎文盛有些摸不著頭腦,更讓他忐忑。
可偏偏,這一條是所有條款中,最為平等的一條。
概因這一條,不僅僅是對交趾的要求,也包含對北朝的要求。
若所有條款,皆如這一條,那大宋就無愧于天朝上邦,仁義君子之國!
奈何,其他三條過于苛刻了。
黎文盛抬起頭,咽了咽口水,小聲的問道:“章經略,可否容外臣說幾句話?”
他想盡可能的,將一些條款的內容做修改。
章惇看著他,搖頭道:“此四條,不可易一字!”
笑話!
這些條件是官家在給他的小冊子里列出來的和約條款內容。
別說修改了,就是調整一下順序,他也得向汴京請示。
章惇嚴肅的看著對方:“貴國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divclass="contentadv">頓了頓,章惇才道:“此乃姑念汝等,尚知圣人之教,尚能明中國法度,特別優遇之條款也。”
言下之意,自然是要不是念在交趾這百年來,沒有背棄衣冠禮法,他章子厚就要提刀打過富良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