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divclass="contentadv">“以廂軍、富戶為斗紐,用祖宗撲買之法,撲買官府差役?”
“妙!妙!妙!”
他當即稱贊不已。
廂軍,本就是大宋不得已下的產物,是花錢消災的典型政策。
所以,廂軍完全就是個純消耗,吃財政的大戶。
不止如此,廂軍還是上上下下很多人吃空餉、喝兵血的好地方。
以司馬光所知,天下州郡的廂軍。
絕大部分都只是圈在軍營里,勉強不餓死的軍士。
而且,還要被地方官層層盤剝。
在地方上,驅使廂軍營作、種地、服役都是很常見的。
所以,在大宋但凡有可能,不會有任何人想當廂軍。
被招刺進廂軍的,都是些受了災,實在沒辦法,活不下去的人。
而大宋其實也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裁撤廂軍。
奈何上上下下的阻力都非常大!
地方官,舍不得免費的好用勞動力。
武臣們舍不得這么一個可以舒舒服服吃空餉的好差遣。
所以,每次裁撤廂軍,都很困難。
如今,天子出了這么一個妙策。
可謂是一石多鳥,既可以裁撤廂軍兵額,減少支出,又能讓被裁撤的士兵有生計可以維持。
尤其是天子那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讓司馬光興奮不已。
“這才是圣天子該做的事情!”司馬光呢喃著,感覺渾身充滿干勁。
自從年初大病后,一直消沉的意志,重新開始煥發。
……
這天晚上,官家詔對宰執的詳細經過,就已經差不多在汴京城里傳開了。
汴京城中的勛貴們,在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到了內容后,一個個也都興奮起來。
“這才是圣天子啊!”
無數人心悅誠服,無比滿足。
就是……官家為何想要將試點放到京東路去?
就憑京東路那些家伙也配優先享受這樣的好政策?
呸!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樣子。
不過一群鄉下的衛子而已(宋代俚語‘驢’的代稱)!
所以……
“絕不能讓試點落到京東都路去!”
大宋勛貴們,可能不會打仗,但他們懂賺錢啊。
任何能賺錢的買賣,只要被他們發現了,那就絕不會放過。
而官家提出的那個想法,對他們來說,幾乎和送錢給他們花差不多。
都不需要出什么力氣,費什么功夫。
只要成立了那個所謂的斗紐,然后靠著自家的關系和對汴京的熟悉。
隨隨便便一年搞個幾千貫零花輕輕松松。
關鍵,這買賣長久、穩定,可以傳諸子孫!
這樣算的話,這買賣就堪比買地了。
甚至,可能比買地還要劃算。
畢竟,買了地,還得雇佃農耕作,還得看老天爺臉色。
尤其是在黃河沿岸的土地,指不定那天就被大水淹了,被泥沙埋了。
但這買賣卻是旱澇保收。
只要家里還能在汴京城立足,還是勛貴的一員。
就不愁沒有收益。
這些人在反應過來后,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一邊不斷鼓動、慫恿家里的命婦入宮,到兩宮面前去賣乖。
另一邊,則不斷在坊間造勢。
幾天下來,連汴京城的孩子,都知道了,朝廷正在醞釀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法令。
就等著都堂那邊商定了,那汴京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