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恨不得如當年高澄一般大罵。
然后再讓一個武臣學崔季舒給這個哥哥三拳,打碎他的門牙。
可惜,他不能,也不敢。
不僅僅是因為他還沒有完全掌握升龍府。
這宮中還有著支持李乾德的勢力。
還因為,在這國破家亡之際,他若貿然弒君,影響太壞了。
更會授人以柄。
屆時北朝肯定會拿這個事情做文章。
這可是上好的開戰借口。
他冒不起這個險。
“陛下!”李太德在群臣的注視下,再拜說道:“臣弟謹遵旨意!”
去北朝朝覲而已。
汴京又不是龍潭虎穴!
只要乖順一些,多說些好話,討得汴京歡心,說不定可以修改條款,減免一些貢賦。
此外,李太德還從北朝人開出的條款里,聞到了一點味道。
北朝除了要求交趾歲貢稻米百萬石之外,還要求交趾每年向北朝以市價出售稻米一百萬石。
這個條款,讓李太德看到了希望。
市價?
什么地方的市價?
廣西的還是汴京的?
若是汴京的市價……
李太德舔了舔嘴唇,他可是知道的,汴京斗米常年都是六七十錢。
一石就是六七百!
一百萬石就是六七百萬,相當于百萬貫。
一歲百萬貫銅錢,那是多少財富?
只要談好了,待他回國,說不定就可以借此功勞,直接逼迫李乾德退位,并得到全國上下擁戴。
這可是百萬貫的潑天財富!
交趾缺銅,自然也缺錢。
有了這百萬貫的財富,他和他的子孫,自然可以忍辱負重,勵精圖治,以待將來!
至于會不會被扣押在汴京?
李太德感覺,汴京的北朝君臣,應該還不至于如此。
再怎么樣,他也是北朝自吳越之后,第一個主動入朝的屬國王族成員。
即使是出于千金買馬骨的需求,也會對他禮遇的。
……
李乾德看著李太德的模樣。
他的臉色一陣鐵青,他怎么都想不到,李太德的膽子居然這么大?
群臣在李太德表態后,當即紛紛拜道:“還請陛下與崇賢候名分,以使北朝!”
“名分?”
李乾德玩味的冷笑起來:“遣中國謝罪使如何?”
群臣卻是置若罔聞,集體拜道:“還請陛下立崇賢候為皇太弟,以為社稷之儲,如此方顯我國誠意!”
皇太弟?!
李乾德的臉色,頓時一片雪白。
他知道的,大臣們,已經徹底拋棄他了。
對大臣們來說,這卻是很簡單就可以理解的事情。
當今已是望之不似人君。
竟連自己唯一的弟弟都要算計。
偏偏他還生不出孩子。
如今更是喪師辱國,讓國家陷入滅亡的危機。
關鍵還認不清形勢,看不清方向。
這樣的昏君,已不值得忠誠。
反倒是李太德,肯為社稷,冒著風險前往北朝謝罪。
最重要的是——他有兒子,而且不止一個!
如何抉擇,還用想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