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趙煦知道了,上上輩子黨項人為何要撕毀和議了。
他更知道,為什么連吐蕃人也會跟著鬧了。
天災啊!
不搶大宋,他們活不下去。
想著這些,趙煦就對宋用臣道:“古人云:未雨綢繆,我恐將來水旱之災,難以消弭。”
光是一條黃河,就夠趙煦頭疼的了。
雖然去年對東流道進行了疏浚,同時開始增加了黃河中段的植樹造林。
可問題在于,黃河上游以及河套地區,都不在大宋治下。
所以,趙煦就算是在大宋境內種滿了樹。
只要黨項人還在孜孜不倦的砍樹,那么,黃河該決口還是會決口。
無非不過早幾年,晚幾年的問題。
“所以啊,朕想著是該多準備幾個后手了。”
“汴京城不能再完全依賴汴河了!”
宋用臣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
不依靠汴河?
還能依靠誰?
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這些河流加在一起,也沒有汴河三成的運力。
而且它們比汴河更容易受到降水影響。
但他依然保持著沉默,安靜的聽著自己的主君的話。
“我欲在京東開港!”趙煦將手指向輿圖的一角,那現代被稱為山東,如今是為京東路的地方。
“所以,想派都知去京東路實地查看一番。”
“若是可以,便在密州或者淮南東路的海州,擇一善地,以為良港。”
密州和萊州之間,有一個天然的海灣,就是現代的膠西彎,在現代大名鼎鼎的青島就在那里。
在現代青島的經濟,冠絕山東,壓的省城喘不過氣。
而淮南東路的海州,在現代屬于江蘇省連云港。
自然這里也是一個良港。
著名的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就是圍繞海州進行的。
宋用臣躬身說道:“臣明白了。”
京東路他很熟。
去年冬天,在那邊修了兩三個月的路。
對當地那些質樸、善良、急公好義的好漢們,宋用臣也有很好的印象。
都是好人啊!
不僅肯干活,更舍得花錢!
托這些好人的福,宋用臣在京東、河北,修了幾百里的官道,還對東流道進行了一次清淤,疏通了上百里的河道淤泥。
這使得他宋用臣回朝后,受到了嘉獎,不僅僅升官了——自入內內侍省押班,升任入內內侍省都知。
更是將武臣階,自宣政使,轉遷為蔡州防御使。
“大家……”宋用臣想著去年的事情,就問道:“若建港設鎮,恐怕就要大興土木了……臣斗膽……這人力從何而來?”
趙煦瞇起眼睛,看向登萊:“自是如去年一般。”
“去年一般?”
“嗯!”趙煦摩挲了一下雙手,興奮的小臉都紅彤彤的了。
京東路如今有著全天下最豐富的富余人力資源。
那些懷揣著淘金夢的人,從大宋天下州郡,不斷涌入登萊。
去年趙煦用他們,對東流道清淤,還修葺了京東、河北的官道。
為今年的遼宋貿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最后一算賬,支出雖然超過了一百五十萬貫。
但卻回收了一百余萬貫!
雖然其中,有大約三十萬貫,是欠賬。
大抵是收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