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趙佶想改生辰?
眨眼,就是端午節(五月辛酉)。
端午,在大宋,又稱:天中節,或者重五節。
在如今來說,端午節是一個辟邪、驅邪的節日。
這是因為,五月在中古被人認為是惡月。
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更是惡中之惡,很不吉利。
乃是一歲之中,瘴氣和疫病最容易流行的時節。
所以,在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需要避諱的事情。
可以這么說,在中古,端午節其實就是一個全民衛生節。
當趙煦在端午節的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就看到了向太后坐在他榻前。
今天,向太后戴上了一支用艾草編成的頭飾。
這是大宋,從皇室到民間的婦女,都會在端午節這一天,普遍佩戴的頭飾,用以驅邪、避災。
同時,趙煦的鼻子,聞到了淡淡的艾草燃燒的香味。
這也是中古的傳統——端午,室內、室外,皆灸艾以驅蛇、殺蟲。
同時,這也多少屬于一種簡單樸素的消毒手段。
效果如何,趙煦不大清楚。
但總比不做強。
“母后,端午安康。”趙煦看到向太后,頓時甜甜的祝福了一句。
“六哥也安康。”向太后笑著,將一條她這兩天在宮里面編的百索,溫柔的系在了趙煦的左臂胳膊上,然后雙手合十,念念有詞,聽著似乎是在念誦藥師王佛經的經文。
念完后,向太后就伸手摸了摸趙煦的小臉:“藥師王菩薩保佑,我兒定安康太平。”
趙煦伸手,摸了摸胳膊上的百索。
這是一種用五彩的繩子編成的。
中古時代的人們認為,在端午節這一天,給孩子系上這百索,就可以讓這個孩子在接下來一年時光,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趙煦撫摸著自己胳膊上的那條五彩繩,眼眶忍不住一紅。
上上輩子,在他的父皇去世后,趙煦就再也沒有戴過這象征著父母對兒女愛意的百索了。
“多謝母后!”趙煦鄭重的撫摸著自己胳膊上的百索繩。
雖然,這百索只是普通的五色繩。
但在趙煦眼中,卻堪比至寶。
向太后笑了起來:“六哥和母后說什么謝?”
“快些起來,準備沐浴吧。”
“母后已經給六哥,備好了香蘭草的湯水,快去好好的沐浴一番,討個吉利”向太后微笑著,牽著趙煦的手,走到那內寢的浴室。
在那里,已經有著一個熱氣騰騰的木桶。
女官們環繞其中。
香蘭草的味道,彌漫在浴室內。
……
向太后坐在浴室前,看著那個孩子,在女官們服侍下,進入浴桶沐浴。
她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
這個時候,一直在內寢外候命的司宮張氏,來到向太后身邊,盈盈一禮,然后低聲報告著:“娘娘,邢妃剛剛遣人來請旨,乞娘娘、官家,推恩遂寧郡王,改郡王生辰!”
向太后哦了一聲,然后反應過來,遂寧郡王就是先帝的十一郎,如今被封為遂寧郡王的趙佶。
那孩子的生母,去年因癡情先帝,竟絕食相隨,其留下的十一郎,后來因皇太妃朱氏求情,于是被指給了喪子的刑妃收繼在膝下。
當時刑妃還來她這里謝過恩,所以向太后是有點印象的,便問道:“邢妃為何欲改十一郎生辰?”
這事情有些怪。
張氏低聲稟報著:“奏知娘娘,遂寧郡王生辰正是今日。”
向太后的神色,頓時變得玩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