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
如今,文彥博更派了其子親自登門,送來交子。
文彥博會不知道,這種事情一旦傳出去會犯忌諱?
但他還是派了文及甫來了。
所以……
太師是給他送潤筆嗎?
林旦一個激靈,立刻醒悟過來。
這不是潤筆!
這是太師在代表宮里面的文司正賞他呢!
林旦立刻將那幾張交子收起來。
然后他笑瞇瞇的看向文及甫,無比親密的道:“既是太師所賜,下官自不敢辭。”
長者賜不可辭。
這是規矩。
“周瀚兄,請入寒舍,某當與兄長秉燭而談!”
文及甫現在已經改了武資,但并沒有擔任任何具體的差遣。
所以和他相會,不犯任何忌諱,也沒有人會說什么閑話。
……
隔日,已亥(十三)。
趙煦一早起來,就收到了一封來自中書舍人林旦的實封狀。
實封裝是宋代的密折,有著相對嚴格的格式和保密措施。
通常,大臣會將之折角重封,然后兩頭用印,分別在其上簽上自己獨有的押。
如此一來,一旦有皇帝之外的人拆封了。
皇帝會
依制度,該用實封狀而不用實封狀,或者不該用實封狀卻用了實封狀的,都會重責——一般是一百杖。
通常,哪怕是鐵打的漢子,一百下屁股也受不了。
所以,這等于是死罪。
趙煦一看是實封狀,便拿著走到了東閤的靜室。
等燕援將帷幕放下,他才坐下來,拆開實封狀的封皮,檢查了一下里面折角重封過的痕跡以及兩側蓋著的官印、押,確認沒有損壞痕跡后,他才拆開來。
里面是林旦的上書文字。
其中只匯報了一個事情——昨天晚上,太師文彥博之子文及甫到了他家,送了他五百貫交子作為潤筆,林旦說他很惶恐,所以特將此事奏報于上,并將文及甫送去的五百貫交子,也一并上交。
趙煦笑了笑。
“林旦,可沒有這么機靈。”
“這只能是林希的手筆。”
福建林家,一門四進士,兄弟皆高官。
這是大宋文壇的佳話。
但林家昆仲中,在趙煦眼里,算得上人物的,大抵只有林希了——當然這是因為有章惇濾鏡:林希是章惇的得力干將。
趙煦站起身來,拿著實封狀,走到靜室的燭臺前,將之點燃,然后放到一個炭盤里,看著它燒成灰燼。
然后,趙煦就拿著那五百貫的交子,走出靜室,將石得一喚到面前,囑托道:“石得一,傳我的旨意去吏部,中書舍人林旦,忠誠可用,特減磨勘一年!”
現在的趙煦,已經在向太后的幫助下,完全獲得了對人事的任免權力。
盡管他很少使用這個權力。
但他下達給都堂、吏部的命令,每一次都落到了實處。
無論是除授差遣,還是升遷官職。
都堂、吏部、樞密院都忠誠的執行了圣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