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這樣的海鹽,大量涌入市場。
官鹽怎么辦?
呂公著一下子就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大宋官鹽收入,雖然一直受到私鹽的沖擊。
但在國家收入比重中,一直不低。
旁的不說,陜西各路實行的鈔鹽法,每年發行鹽鈔三百萬貫。
這筆鹽鈔收入是陜西各路邊軍的軍費保證!
同時,大宋官鹽其實一直只占市場的一小部分份額。
真正占據大頭的是私鹽!
私鹽販子的勢力可是極為強大的。
一旦,大量廉價海鹽,沖進了這些人的地盤。
這些人會做什么?那就沒有人可以預知了。
反正,他們不可能坐以待斃!
只是這么一想,呂公著就渾身冒汗了。
可他剛剛才唱過贊歌,沒辦法立刻改口。
只能是弱弱的上前,持芴而拜,問道:“未知陛下,打算讓地方軍州,將這海鹽和魚干,作價幾何賣與百姓?”
趙煦笑了笑,答道:“朕命戶部侍郎章卿計算過了……”
“登州海鹽,若朝廷采購,約可做到每斤十余錢……”
“雖說可以更低,但也要考慮鹽民的利潤……”
“如此算上運費,加上官府恰當的利潤……”
“每斤最終配與百姓時,應在四十錢到五十錢左右。”
呂公著閉上眼睛,臉頰不斷抽搐。
四五十錢一斤的官鹽?
在產鹽地,都屬于廉價了!
何況是在那些不產鹽的地方?
他都能想到,那些私鹽販子的怒火了。
要知道,私鹽販子,從來都是大宋社會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僅僅是元豐二年一年,天下州郡就逮捕了販賣私鹽之人兩萬人!
其他年份,每年各地官府抓住的私鹽販子,少則七八千,多則萬余。
由此可以想象,盤踞在這條生態鏈上的,到底有多少人?
此外這么廉價的食鹽,一旦大量涌入市場……
那些官營的鹽戶和灶戶怎么辦?
他們若大量破產……
呂公著只覺手腳冰涼。
趙煦見著,輕笑一聲,他自然早有準備。
于是,拍了怕手。
“石得一,且將登州海鹽與魚干,呈與兩位相公一觀。”
“諾!”
石得一恭身領命,很快便帶著人將海鹽和魚干,送到了兩位宰相面前。
呂公著看著被送到他面前的海鹽。
大顆粒、顏色雜駁,明顯有著大量雜質。
至于所謂的魚干、蝦干。
不僅僅很小,而且聞著有一股很怪異的味道,明顯就是曬制的時候,沒有處理好。
特別是蝦干——幾乎就是些蝦皮,根本沒有肉!
“這些海鹽,多有雜質,百姓拿到手中,需要加水熬煮去雜,方可食用……”趙煦解釋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