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所有吐蕃與宋的戰爭一樣,青宜結鬼章還在準備兵馬,消息就已經走漏。
宋河州知州種誼,帶著他麾下的兵馬,換上溫溪心、溪巴溫所部的衣服,打著這兩位吐蕃大首領的旗幟,在河州、洮州之間的河谷,打了一仗。
損失極為慘重!
根據蘇南黨征所知,至少戰死、被俘兩千以上。
反正,就是被打的很慘。
戰敗后的青宜結鬼章,無力對抗越發‘驍勇’的宋軍(熙河宋軍,現在的作戰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是過去的數倍,而且是從上到下,都很積極——沒辦法,大家不是已經有了棉花田,就是正在開墾棉花田,但熙河人口太少了,人工也日益昂貴,這就沒辦法了!只能用仁義去拯救,水深火熱的吐蕃、羌、黨項等族的農奴,讓他們沐浴在皇宋的善政光輝下,做一個自由的佃農。在這樣的情況下,宋軍能不驍勇嗎?)。
青宜結鬼章,就只能找青唐城的阿里骨,不斷的要求阿里骨和黨項人結盟,兩國齊心協力,發動一場對‘南蠻’的戰爭。
將‘南蠻’的爪子打回去,最好放火燒掉那些該死的棉花田以及那個更該死的資圣寺,把佛牙舍利搶回去!
阿里骨卻還在猶豫。
這既是因為吐蕃人在宋軍面前,勝多敗少。
他多少有些恐宋癥。
同時也是因為,阿里骨發現,如今熙河的宋軍,好像有點太能打了。
就不說窩在蘭州的那個阿修羅轉世一般的大煞星王文郁了——阿里骨是不敢去碰的。
就是河州的種誼,也實在有點猛。
洮州一戰后,青宜結鬼章盡管天天喊著要出兵懲戒南蠻。
但他卻開始帶著部眾,向西北退去,退守到了高原上。
這是被打疼了、打怕了的結果。
所以,思來想去之后,阿里骨決定派蘇南黨征來汴京城告御狀,同時也探探口風——宋國,真欲滅我?
若果然如此,那阿里骨自然不會猶豫。
生死存亡的關口,也不能猶豫!
只能是點起全國能戰之兵,聯合西夏,與宋人在河州、洮州、岷州做殊死一搏。
勝則與西夏夾擊蘭州,奪取熙州,驅逐宋人。
敗則退守高原,堅壁清野,以待將來。
總之,不能坐以待斃。
而作為吐蕃阿里骨政權中的主和派,蘇南黨征從來不希望吐蕃與宋交惡,更不要說全面開戰了——倒不是他蘇南黨征有多么親宋。
純粹是屁股決定腦袋——他的老巢在節占城,一旦全面開戰,那阿里骨就會抽調他的部曲、兵馬參戰,甚至把節占城給抽空。
阿里骨固然是他的哥哥,節占城也固然是阿里骨分給他的地盤。
但問題是——憑什么,要拿我的兵馬、部曲,去給青唐城打仗?
死了青唐城會報銷嗎?會補償嗎?
蘇南黨征又不傻。
宋人再怎么招誘農奴,也傷害不到遠在西域的他。
反倒是一旦開戰他的部曲、兵馬就得響應青唐城的號召,去熙河血拼宋軍。
萬一這個時候,那個看上去已經奄奄一息的黑汗國,忽然發兵來攻節占城,把他趕回青唐城,怎么辦?他豈不就要無家可歸了?
此外,蘇南黨征主和還有經濟上的考慮——節占城,是一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城市。
他蘇南黨征的主要收入,與東西方貿易息息相關。
尤其是他接掌節占城后,宋夏鏖戰,導致黨項人無法參與絲綢之路的貿易。
他的節占城,成為了絲綢貿易上的最大節點。
這幾年下來,他賺錢賺到手都麻了。
哪里肯打仗?
這一打仗,商旅就不會來了。
沒有商旅,他吃什么?喝什么?拿什么養妻妾子女和兵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