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國親眼中都在冒火了。
他們當然也聽得出,官家特意找他們商量的意思——就是要向他們透露這個消息。
就是要讓他們也參與到其中來!
這可真是……親官家啊!
真沒把我們當外人看啊!
好處,直接都喂到嘴邊了,他們若連這個餅都接不住,那也就白混了。
尤其是曹佾!
他想起自己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孫。
他原本還擔心,自己百年后,天家親盡恩除,子孫又不孝,恐怕很快就能他留下的產業敗光。
但現在,若能有一個質庫在手……
曹佾想起了大相國寺、打瓦寺還有太平興國寺的質庫日進斗金的盛況。
他就知道,若能有一個這樣的質庫在手。
就算子孫不孝,敗家嚴重,只要不造反、謀逆,不去賭博,純粹吃喝玩樂,恐怕也得敗上兩三代人才能敗光。
……
宮中的事情,幾乎瞞不住人。
何況,趙煦也沒想瞞。
于是,在這天晚上,當今官家欲將抵當所撲買,讓利于民的這個大好消息,就轟傳整個汴京。
瞬間,就將無數眼球吸引住了。
汴京城里的大和尚們,首先就慌作一團。
第一、第二、第三甜水巷,頓時一片雞飛狗跳。
那些什么‘倚紅偎翠大師’、‘沒頭發浪子’、‘有居士如來’們,再也沒有喝花酒、調戲小娘子的性質。
一個個披著袈裟,連夜趕回寺廟。
他們心里面很清楚的——他們之所以能在這個汴京城里花天酒地,酒池肉林過上堪比士大夫的生活。
除了少數能人,大部分人靠的是質庫。
若質庫受到沖擊,面臨競爭。
那他們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頭了。
搞不好,將來真的得青燈古佛,連肉都沒得吃了!
而汴京城的士大夫、外戚、勛臣們卻是兩眼放光。
特別是太學里的年輕學生們,已是彈冠相慶。
“真是圣天子啊!”
“國朝興盛可期也!”
年輕的學生們,互相奔走。
一個個學舍之中的燭光都被點燃。
年輕的太學生們,相聚在一起,興奮的談論著、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真的相信,并且愿意踐行儒家的理想的。
這也是自古以來的規律。
學生們,總是熱血的、沖動的、有著濃烈理想主義的。
即使這些人里,混了一些投機者和利己者、厚黑之人。
但在周圍人的影響下,他們也會不可避免的被裹脅,被熏染,或主動或被動的變成熱血青年、理想主義者。
于是,這一夜的太學,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直至三更,才逐漸安靜。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