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貴國借一個無人的偏遠島嶼,與大宋商船往來貴國及日本之間的休息、避風、晾曬貨物之地。”
嗯,濟州島就很好!
至于遼國能不能滅亡高麗?
遼圣宗都辦不到的事情,指望耶律洪基辦到?
哪里可能!
高麗人又不是沒有被遼人攻陷過首都。
但結果是,高麗君臣遷都再戰。
地方豪族、貴族和官員,發動部曲,組織兵馬襲擾遼人。
搞得遼國焦頭爛額,只能撤兵。
再說了,這不是還有大宋可以輸血嗎?
到時候,大宋商船可以運著軍械去高麗,給高麗人輸血。
讓高麗人狠狠的給遼人放血。
而遼人哪怕知道這個事情,也只能吃啞巴虧。
因為,他們在過去,沒少干過這種事情!
黨項人甚至就是在遼國的扶持下成長起來的。
遼國做的,大宋自也做的。
只要不說破,宋遼就依舊是好兄弟。
對于趙煦的這個小小的要求,釋義天甚至不需要請示國內,他自己就可以做主了。
于是拜道:“設使果能得陛下之助,消弭兵禍,鄙國外島,任由陛下揀選!”
沒人的荒島,根本不值錢!
宋國想要借去用來給商船停泊、避風、晾曬貨物。
很合理!
給就給了!
……
退朝之后,兩宮帶著趙煦回到大內,循例到慶壽宮小坐。
趁著小坐的機會,向太后問道:“六哥真打算遣使去調停?”
趙煦點點頭。
“萬一遼人不允呢?”向太后憂心忡忡的問道:“如此,豈非會壞六哥的名聲?”
“母后放心好了!”趙煦微笑著:“遼人會答應的。”
“嗯?”
趙煦握住向太后的手,道:“母后有所不知,兒臣已經和范學士、刑學士請教過了遼與高麗的歷次戰和……”
“自遼圣宗以來,遼主三討高麗,皆無所得,最后只能罷兵議和。”
“所以,兒臣遣使調停,其實是給遼主一個臺階。”
“遼主斷無不允。”
“哦!”向太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對了!”趙煦卻是將這個事情放到一邊,問道:“太母、母后,有司言明日朝覲的使臣中有大理國使者?”
“嗯!”向太后點點頭:“六哥怎對大理國有興趣?”
“只是好奇……”趙煦道:“大理國已多年未朝,今次來朝,聽說還貢了佛像為賀,所以想看看,了解一下。”
向太后哦了一聲,太皇太后適時的道:“官家既好奇,明日可在殿上,對大理國貢使,多問幾句就是了。”
兩宮都沒有見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因為大理國太偏僻了!
好多年都沒有來朝貢了,這次來朝只是因為大宋南征交趾,震動西南,大理國坐不住了,遣使來朝,投石問路,看看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