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損失卻極少!
御龍第一將這次南征,前后算上戰死、病死和其他緣故而死的人,才四百多。
完備的后勤供給和傷病照顧制度,使疫病、氣候、受傷等原因帶來的死亡,大大減少。
而在戰爭中,御龍第一將,雖然承擔了主力的任務。
可,交趾人準備不足,加上被章惇、高遵惠、儂智會,策反了整個北方的豪族、土司。
所以,幾乎所有戰斗,都是一邊倒。
御龍第一將遭遇的敵人,不是準備不足,被騎兵突襲偷家(決里隘之戰),就是坐困堅城,想要固守待援,結果被火藥炸塌了城墻(北件城)。
到了決戰,交趾大軍,更是遇到了所有軍隊的噩夢——后勤被斷,歸路被絕,只能被迫與宋軍對峙。
結果,被從宋夏戰場上,錘煉出來的騎兵夜襲,損失慘重,本就低落的士氣,徹底崩潰。
李常杰決死一博,寄予厚望的戰象,卻被御龍直的榴彈瞬間擊破。
劇烈的爆炸和戰象的忽然倒戈。
讓交趾人完全崩潰,一切組織與秩序都不存在。
在這樣一場一場的勝利的滋養下,御龍第一將的精氣神,自然能被喂出來。
何況……
這次南征,他們賺的太多了!
從上到下,都賺麻了。
哪怕是個大頭兵,朝廷賞賜、軍餉加上在交趾的各種外快收入,也帶回來了價值數百貫的財帛。
運氣好一點的,甚至已經在戰場上完成了從大頭兵到武臣的飛躍。
于是,這支軍隊,現在已經是大宋軍官比例最高的軍隊!
一場南征下來,單單是士卒之中,就誕生了一百多名軍官。
從不入流的無品武臣,到入品的三班小使臣都有。
至于軍官群體,更是誕生了三個遙郡,二十多個大使臣。
在錢和官身的刺激下,御龍第一將的蛻變,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封建軍隊就是這樣的。
錢給夠,功勞及時兌現,那就是強軍!
若能在戰場上,超額得到財帛刺激,還能有清晰明確的晉升途徑。
那么,這支軍隊誰都不怕,誰都敢碰!
秦軍、漢軍、唐軍,都是這么崛起的。
大宋軍隊,之所以一直表現不佳。
除了文官們的打壓、掣肘外,就是待遇上的問題了。
所以,哪怕是在將兵法改革后的西軍中,一萬人的軍隊,能有一千精銳就了不起的。
剩下的人,上了戰場,都是順風仗嗷嗷叫,逆風撒腿就跑。
這很正常——趙官家給他們的軍餉不夠。
廂軍和弓箭手,一個月三五百文。
哪怕是禁軍,下軍、中軍才一貫、兩貫最多三貫。
這么點錢,誰會玩命?
臨敵放上三箭,就對得起趙官家了!
選鋒們為什么敢戰?
因為給錢多啊,一個月五貫以上,親兵能拿到十貫!
而且吃得好,穿得好,賞賜也多,裝備也更好。
至于為什么李憲麾下的熙河宋軍,能拿著和其他宋軍一樣的軍餉,結果經常性爆種,甚至出現過一千多的守城部隊,硬抗黨項數萬大軍圍攻,殺傷甚眾(定西城之戰)的事情?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熙河那邊的宋軍里,有大批的黨項人、羌人、吐蕃人。
一兩貫的軍餉,對漢人宋軍來說,不值得拼命。
但對這些苦哈哈的人來說,卻已經足夠買他們的命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