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雖然偏居一隅,但高泰明作為下一代高家繼承人,自是熟讀史書的。
但他也沒有當面拒絕的膽子,只能小心翼翼的道:“陛下之意是?”
“朕打算借鑒宋遼交子貿易的制度…”
宋遼今年的交子貿易額,如今已經差不多全部完成了。
是的,短短數月之間,遼人三來汴京。
每次都是大手筆的采購到耶律琚這次來,提出的訂單,就已經將今年的交子額度全部花光了。
遼人的貪婪和窮奢極欲,讓人贊嘆。
其中的腐敗,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但不管怎么說,宋遼交子貿易,為市場提供了三百萬貫的金融潤滑。
同時,還極大的提高了宋遼的經濟貿易往來水平。
做到了大宋滿意,遼人開心。
雙贏!
所以,趙煦已經可以開始嘗試,擴大交子的發行量了。
靠著一個遼國,交子的發行空間還是有限。
但趙煦又不想給西夏,就只能想方設法的拓展新的市場了。
大理就不錯。
以現在來說滇馬就是一種大宋很需要的資源。
可是通過茶馬貿易,一來很繁瑣,二來貿易規模始終受限。
一年撐死也就幾千匹滇馬的貿易量,實在無法滿足大宋的胃口。
必須,找到新的市場痛點,直擊用戶核心需求,打通關鍵節點,塑造全新生態。
只是,看著高泰明的神色,趙煦也反應過來了。
于是,他輕聲道:“卿不必擔心,朕給大理國的是一個基于交子貿易的選擇。”
“大理國可以選擇在每次貿易結束后,運回銅錢、絲綢、茶葉…”
“也可以選擇,將之折算成銅錢,朕會命有司,專門為大理印制一種大理交子。”
“貴國商賈,持此交子,則可以在大宋榷市之中,采購所需的商品。”
這就又是在薅現代那個已經解體的國家的羊毛了。
一個原始的簡易版本的經互會的特色盧布記賬制度。
所有交易,都只會發生在指定榷市之中。
兩國貿易也是在榷市結算。
當然,這只是為了讓大理放心的手段。
等他們適應了之后,就可以趁勢推出可以自由流通的交子。
這樣,大宋的交子,就可以進入大理。
然后,發生的故事,就無需贅言了。
高泰明咽了咽口水,明顯動心了。
因為這個協議或者說條約,對高氏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因為,如此一來,高氏就有機會和可能,主導與宋庭的貿易。
甚至利用這個權力,反過來,脅迫國中的反對勢力。
只是…
高泰明心中還是有些擔心和猶豫的。
這個時候,趙煦在天平上放下了一塊足以讓他不顧任何危險的砝碼。
“若此事能成,朕會命有司,在大宋遴選高僧,前往大理傳法。”
“同時,朕還可以接受一部分大理僧侶,入朝求法、學法。”
大理國,以佛教為國教。
僧人的地位極為崇高,段氏國王,歷代都有出家的。
然而,大理國僧人的水平,卻只能說一言難盡!
在宗教領域,他們現在既無法對抗蒲甘的小乘佛教,也對抗不了高原的烏斯藏正在興起的紅教、噶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