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恰到好處的氣候,讓吳哥王朝漸漸開始強盛,也不斷對外擴張。
現在的吳哥窟,不是現代的那個在密林之中廢棄的寺廟。
而是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的王都所在。
按照現代的歷史書,在未來它將和交趾爭奪占城,同時北上泰國、馬來亞地區,不斷吞并、控制城邦,最終成為一個稱霸一方的強國!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事情,趙煦才故意趁著三國使團齊聚汴京的機會,命刑恕將這三國使者安排在都亭驛相鄰的三個院落中居住。
讓他們出門就可以見到彼此。
這個安排,果然發揮了奇效。
三國使團,在都亭驛中,不斷生事,時常發生斗毆、械斗。
大宋借此,得以通過調查、審訊等辦法,得知了這三國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真臘之事,姑且就信卿吧。”
“那占城呢?”趙煦將小臉一唬,一副義正言辭,要給占城主持公道的模樣:“占城總不會是在誣陷交趾了吧?”
“占城,朕之臣屬!”
“其國王按時入貢,奉大宋為宗主,其既為朕之臣屬,那朕就不能不管!”
“卿回去后,告訴交趾上下,從今以后,占城無罪不可伐之!”
“即使有罪,也當請旨于朕!未得朕旨意,擅自征討占城,那么…朕就只能遵圣人之教誨,發兵相助了。”
“安南八州,十萬雄兵,旦夕可聚!”
隨著趙煦的話,殿中的骨朵直們,紛紛上前一步,一個個鐵塔般的壯漢,虎視眈眈的盯著李太德,予他極大壓力。
李太德頓時有些失了方寸,情急之下,他只能是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頓首拜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臣國伐占城,并非無因,而是占城有罪…”
“占城有罪?”趙煦哼了一聲:“其國主按制來朝,素來恭順,何罪之有?”
李太德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占城國,本屬夷狄蠻族,其國不尊圣人之教,而用舶來夷狄之法,以人分貴賤,論其種姓…”
他也是沒有辦法了!
他必須在汴京,爭取得到南朝的諒解。
讓南朝君臣,對交趾南伐占城,開方便之門。
原因很簡單——交趾如今面臨著每年兩百萬石稻米的納貢任務。
只能取償于占城。
不斷北伐占城、真臘,將這兩個國家的人口、財富,納為己用,才能給交趾國贏得生存空間。
不然,時間一長,那被混合雙打的就是交趾了!
“哦!”趙煦坐回去:“果有此事?”
“臣豈敢欺瞞陛下?”李太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開始控訴起占城人的種種與中原迥異的制度。
趙煦聽著,只是微笑。
占城國,就是古之林邑,屬于印度教國家。
換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在東南亞的小阿三。
而交趾人,雖然是趁著唐末戰亂,趁機獨立出去的。
但其大體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儒家社會。
這也是交趾和占城,之所以會成為世仇、死敵的緣故。
這兩個國家,不僅僅是有著地緣矛盾。
交趾要擴張,占城則是攔在其向湄公河三角洲擴張道路上的絆腳石。
不滅掉占城,交趾就永遠無法得到富饒的湄公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