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汴京內外,信佛的信眾,人心惶惶。
趙煦卻只是靜靜的聽著這些報告,默默的看著大和尚們的表演,而沒有做任何批示。
原因很簡單——在汴京這個市民商業為主的城市,銅臭味太重了。
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向錢看,眼中只有孔方兄,而看不到佛祖。
指望市民階級,會為了佛祖而和官府對抗?
那是做夢!
這一點,趙煦知道,大和尚也知道。
所以,這些只是遮眼法,表演給外人看的。
同時也是一種輿論攻勢,用來造勢的。
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乙酉日(30)的早上,趙煦正在用早膳的時候,石得一就來了。
石得一湊到趙煦面前,低聲奏報著:“大家,皇建院的明義大師,今日去見了秦國、魯國太夫人……”
趙煦聽著,頓時微微瞇起眼睛來,大和尚們終于忍不住出牌了!
皇建院,是周太祖郭威舊宅改造而來。
是郭威立國后,圣旨所建,用來給其枉死的妻兒祈福之寺。
入宋之后,柴家子女,若是出家,皆會選擇在皇建院。
那位明義大師,就和柴家有關系——當然,她不可能是郭威的親戚,也和柴榮沒有什么關系。
只是遠房旁支而已。
真郭威、柴榮的嫡系,早就既不姓郭,也不姓柴了。
而是姓潘!潘美的潘!
如今的崇義公柴詠冊,不過是柴榮遠支而已。
而柴詠冊與英廟關系頗為密切——英廟被立為皇子的時候,也是柴詠冊被封崇義公的時代。
那位皇建院的明義大師,則是柴詠冊的姐姐。
其是熙寧年間出家為尼,后因善佛法,而被高家延請回家,主持過高氏的祖廟,所以與那位太皇太后的生母,私交甚密。
“還有呢?”趙煦問道。
大和尚們,既開始走太皇太后的門路。
自也不可能放過向太后家。
石得一低聲奏道:“孝嚴寺與洪福禪院的僧尼,也有出入向邸,拜謁趙國、韓國太夫人的。”
趙煦笑起來,真是不出他的意料啊!
孝嚴寺是楊業故宅,楊業戰死,其子請改為寺。
自從楊文廣病逝后,楊家就一直在汴京居住。
在這個過程中,楊家和向家,關系走的很近。
因為這個緣故,向家人禮佛,常常會去孝嚴寺。
一來二去,自和孝嚴寺的僧人,有了聯系。
至于洪福禪院?
章懿李太后殯所,因此,成為李家的祖廟。
慶歷六年,洪福禪院遭了火災,仁廟下詔擇地重建,在其原址上賜建李家宅邸。
重建后的洪福禪院,恰好和向家的祖廟毗鄰。
因此,洪福禪院的尼姑,與向家的命婦,關系很好,能在向家人面前說得上話。
“還有沒有?”趙煦繼續問。
石得一猶豫了一下,選擇了如實報告:“此外,臣聽說東水門外的覺照寺內,有僧人發現寺中陶轂的墳塋洞開,其中已空無一物。”
“陶轂?”趙煦不太明白。
“此太祖翰林學士也。”石得一介紹著:“為太祖寫受周禪禪文者也。”
“陶轂生前,曾指其首曰:此必戴貂蟬冠。”
“如今,其墳塋之中,空無一物,連骷髏也沒了……”
“坊間由是傳為笑談!”
趙煦聽著,卻是輕輕握緊拳頭:“這些大和尚,還真是膽大妄為!”
若在平日,這只是一個小事。
不過是一則趣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