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免役錢和其他加征,卻很難做到。
因為這些錢,其實是維持地方官府運轉的資金。
可是,沒有人敢反對。
甚至連質疑也不敢有!
群臣只能俯首恭拜:「陛下圣明。」
就是韓絳和呂公著,深感頭皮發麻。
沒了錢,地方官府怎么運轉?
戶部拿錢嗎?
拿不出的!
只能加稅!
但加給誰?
江南路?兩浙路?還是京東都路?
反正不會是開封府!
趙煦卻是微笑著,繼續說道:「此外,考慮到免除了淮南諸州的加征雜稅以及免役錢,地方州縣恐無錢運轉,朕想著,是不是還可以降詔,鼓勵天下義商、義民,踴躍捐獻錢米以輸淮南?」
「同時,為免淮南婦孺,受凍綏之苦,是不是可以由京中有司,派員往淮南,招募善織、善紡之婦孺入京,充為女工?」
趙煦圖窮匕見,說出了他的目的。
這是一個組合拳。
號召義商、義民,踴躍捐款,補助淮南官府運轉資金。
這實際上,是沖著大和尚們的質庫去的。
自然會有義商、義民,毀家紓難。
趙煦連托都已經找好了。
就等著都堂通過,然后下詔公布,然后托們出現,造出聲勢。
配合著開封府施加的壓力,逼著大和尚們低頭、掏錢,同時交出他們手里的質庫。
這就叫士紳的錢,如數奉還,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
當然了,事情不會做絕。
趙煦也需要大和尚們在宗教領域的支持、配合。
所以會點到為止,不會把韭菜根都給割掉,會給大和尚們留下點湯湯水水。
但他們想要繼續壟斷大宋金融、典當、貸款行業,就是做夢了。
這塊肥肉,趙煦已經分好了。
至于招募婦孺入京,這是樓草大兔子順手為之,同時也是在為即將入京的熙河棉花做準備。
紡織業,在現代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如今,更不會有例外!
而熙河的棉花,廣西的蔗糖,可是承擔著,作為新的國家財政收入來源的重任。
特別是棉花!
只要掌握原料,就可以實現壟斷!
而棉布,就是錢!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