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汴京廂坊的百姓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聽人念報。
所以,入夜之后,今天的汴京新報就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勾欄瓦肆。
而今日報紙上所刊載的寓言故事,因其簡單直白,但寓意深遠的故事,一下子就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但,這并不是關鍵。
關鍵在于,今日刊載的這個寓言故事,就像某個開關一樣,一下子就打開了很多人心中的閥門。
于是,無數好漢,進入了勾欄瓦肆。
他們到處宣講汴京新報上刊載的故事,加油添醋的對聽眾們科普著,汴京寺廟質庫的種種所作所為。
街前的王二,本是實誠人家,去年借了質庫一百貫做買賣,不幸沒能及時還上,最后被質庫的武僧,逼到家破人亡…
坊中的張三,因欠質庫二十貫,三個月就利滾利滾到了百貫,最后只能投河而死…
某腳店的酒博士李老漢,將祖傳寶玉,質押在質庫,那寶玉本值百貫,質庫卻非說其是破爛石頭一塊,只值給當十貫,李老漢無奈急用錢,只好同意,最后還錢的時候,質庫卻將其祖傳寶玉吞掉,只還了一塊破爛石頭,李老漢氣不過,當夜就在質庫上吊自殺…
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在口口相傳中,傳入汴京的千家萬戶。
這些過去,大和尚們千方百計遮掩、隱瞞的丑事。
如今,在更強大的力量的渲染下,進入千家萬戶。
配合著汴京新報刊載的寓言故事,瞬間擊中無數人內心的軟肉。
而苦主們,也仿佛是得到了鼓勵,一個個站出來現身說法。
大眾的情緒,在渲染中變得激憤起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
汴京法云寺的僧人,照例起床,開始準備飯菜的時候。
寺廟外,忽然傳來了喧嘩。
僧人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反應過來,就被數十名,孔武有力,拿著棍棒的壯漢,沖入寺中。
頓時,整個寺廟一片嘩然。
「你們做什么?」
「要干什么?」
有僧人想要阻攔,卻被這些家伙直接推開。
法云寺的主持和尚,在聽到報告后,匆匆忙忙披上袈裟出來。
就看到了數十名拿著棍棒的壯漢,直接沖向法云寺中最重要的設施——質庫。
他們提著棍棒,就在質庫內一陣打砸。
任何敢阻攔他們的僧人,都被粗暴的推開,甚至圍起來一頓毒打。
這主持和尚,見狀立刻就尖叫起來,一面命人立刻去報官,另一面則組織著十幾個僧人拿起棍棒,沖了上去。
這些僧人,都是他花了大力氣培養的武僧。
平素里,在那些欠了質庫錢的信眾面前,自是威風八面,神勇無比。
然而,當這些武僧沖上去后。
只幾個回合,就被那些壯漢,打的滿地打滾,跪地求饒。
主持和尚人都看傻了。
因為他發現,那些正在打砸質庫的壯漢,很有組織。
他們不碰寺中其他東西,也不傷寺中壁畫、器物。
他們就是沖著質庫來的。
而且,打砸的也都是質庫里的桌椅、瓷器。
并沒有碰賬冊,更沒有要沖入質庫,搶掠財物。
就連打人,也很有分寸。
看似蠻不講理,棍棒更是舞的飛起。
但他們都避開了人身上的要害,只是沖著肉多的地方去。
主持目瞪口呆。
而那些壯漢,打砸完后,大搖大擺的走出來,他們看向瑟瑟發抖的僧人們,也看向驚恐的主持。
「哼!」為首的一個壯漢,啐了一口吐沫,高聲叫罵起來:「爾等波旬子孫,果然披著佛陀的袈裟,坐進了佛陀的庵堂,敗壞著佛陀的經文和戒律!」
主持和尚張了張嘴,完全不懂這些家伙在說什么?
只能傻傻的看著這些兇人離開。
「這些爛羊頭的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