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卨看著沙盤上,那些圍繞著大宋邊境,密密麻麻的棋子。
這位老將的眼中,露出兇光:“子發,老夫與熙河諸將,都已經下定決心了。”
“此番,定要讓西賊在蘭州城下崩掉幾顆牙!”
“至于鬼章?”
趙卨看向從溪哥城直到河州的膚公城之間的廣袤原野。
“來了,就不要再想走了!”
西賊、吐蕃,從今年開春開始,就一直在整軍備戰。
六月以后,他們在邊境上的動作就越來越大。
特別是西賊那邊,他們在橫山到處征糧、征丁。
天都山那邊,都快變成工地了。
趙卨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何況,大宋如今,還能通過大量親近大宋的眼線、內線,探知西賊的動靜。
沒辦法!
漫長的宋夏邊境,生活著成百上千個大大小小的羌人、黨項部族。
這些人,素來有奶就是娘,乃是典型的墻頭草,風吹兩邊倒。
如今,西賊為了第六次蘭州會戰,大規模的強征糧食、青壯。
不可避免的傷害到了這些部族的利益。
加上,熙河路這邊一改過去保守的政策。
對于來投者,不問出身,不問地位。
一概接受,一視同仁,全部安排去棉莊墾荒、種地。
至于這些人里面有沒有西賊探子?細作?
熙河路的態度是不管!
為什么不管?
因為熙河的棉莊,對新來的零散逃人,都會搞一個下馬威。
一開始的幾個月,會將棉莊最辛苦、體力耗費最大的工作給他們做。
譬如說修渠、墾荒、堆肥等等。
這些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天。
任你是鐵打的漢子,到了棉莊,面對這樣的沉重的體力勞動,天下來,就要累到氣喘吁吁。
而且棉莊都在曠野,雇工們都是住在附近的棚子里。
一般的細作、探子,只要進了棉莊,就和進了監獄差不多。
而這些細作、探子,本都是西賊的貴族。
至少也是小軍官。
哪里受得了這樣的生活?
不出十天半個月,就會想要逃跑。
但是,向宗回、高公紀很喜歡養狗。
他們從汴京帶來了大宋最有名的犬種——羅江犬。
就是那個仁廟時代,御史宋禧上書讓皇城養犬來作為警戒的羅江犬。
這種犬種,是蜀地名犬。
雖然體型小,但嗅覺發達,速度敏捷。
經過特訓后,它們能準確追蹤氣味,咬住就不放。
又因為體型小,所以食量也少。
于是,熙河上下紛紛派人去蜀地買犬。
如今,大小棉莊,都養著羅江犬,少的幾條,多的數十條。
這些機敏、忠誠的小狗,對一切動靜都很敏感。
只要有人敢跑,它們就會立刻狂吠,通知主人。
然后,帶著主人追蹤逃跑的雇工。
除了羅江犬,熙河本地,還有著一種和狼雜交后的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