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路的李憲,去年就已經被調回了南蠻京城…”
“沒有李憲的熙河路,就如同沒了牙的老虎,不值一提!”
去年李憲離開的消息,傳到興慶府時,舉城歡慶!
那個惡魔,那個魔鬼,那個大白高國的債主…終于是走了啊!
沒辦法,李憲給黨項人留下了太多痛苦的回憶。
五路伐夏,四路皆敗,獨李憲打穿了整個大白高國的防線。
不止攻下了天都山,火燒景宗行宮。
就連南牟會這個控甘、涼之襟帶的重鎮,也被其攻克其兵鋒直指涼州城。
要不是其他四路崩的太快,他甚至可能威脅興慶府。
其后的五次蘭州會戰,更是讓他爹吐血,不得不放了秉常出來,讓其御駕親征。
然后,還是被一巴掌拍了回去,損兵折將。
如今,李憲不在了。
沒了這個坐鎮熙河十幾年,威信極高的大將。
熙河路的南蠻兵馬的戰斗力,直接可以打骨折!
謀士嘆了口氣,道:“李憲雖然已經不在了可繼任的經略使趙卨,絕非等閑之輩!”
“趙卨?”梁乙逋笑了:“好吧,他確實還算可以。”
“可他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
“還騎得了馬,拿得了刀劍嗎?”
“再說了…”
“去年南蠻的小皇帝,可是派他的兩個舅舅,到了熙河路…”
“南蠻的外戚是個什么成色,你我還不知曉嗎?”
“有此兩人在,勝過十萬大軍!”
謀士聽著,只能低下頭去。
因為梁乙逋所言,是事實!
當年,五路伐夏,南蠻的環慶路兵馬,在南蠻大將劉昌祚的統帥下,屢戰屢勝,凱歌高唱。
大白高國的無數名將、猛將,都折戟于其手中。
其進兵速度之快,以至于靈州城在其兵臨城下的時候,都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讓其統帥的騎兵沖入城中了。
然后…
天降恩人高遵裕,一道軍令,讓大白高國走出了亡國危機。
讓仁多零丁,得以從容部署,掘開黃河,水淹七軍。
而高遵裕,已經是南蠻外戚里的佼佼者。
這數十年來,大白高國只要發現對面有一個南蠻外戚坐鎮,士氣都能憑空漲三成——沒辦法,這些外戚總是會想方設法的給南蠻的將帥們扯后腿、使絆子,生怕他們立功受賞!
偏南蠻的將帥們,只能任由他們胡鬧,而不敢有絲毫意見。
所以,對大白高國而言,對面的南蠻有一個外戚,等于有了一個己方臥底在。
想不贏都難啊!
謀士不說話了,梁乙逋卻有了點評南蠻人物的性質了。
“熙河路之外,南蠻的環慶路,如今的經略使叫章楶!”他哈哈大笑,捧著肚子,拍著大腿:“子卿可知,我早已查過此人的履歷。”
“此人,在來環慶路上任前,一直在南蠻內陸為官,當的也都是提刑官、常平官這樣的親民官,連一天兵都沒有帶過!”
“我甚至懷疑他,可能連兵法也未曾看過!”
“而且,他今年也已經將近六十歲了!”
“不過是個老人罷了,等到大軍發動,他能安坐帥府,沒被嚇到棄城而逃,我都算他合格!”
梁乙逋一邊說,一邊笑,說到最后,連肚子都被笑疼了。
沒辦法!
這太可笑了,不是嗎?
環慶路,是南蠻陜西最重要的一路。
也是其精銳最多的一路。
這樣的重要地區,不放一位虎將也就算了,至少也該放一位知兵穩重的老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