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得到了全權主持出使南朝的任命。
唯一遺憾的是,這次的副使,不是和他一伙的。
他回頭看了一眼騎著馬,跟在他身后的那個漢人。
眼中露出些厭棄的神色。
“節度在想什么?”那人察覺到了耶律琚的神色,策馬上前問道。
耶律琚臉上笑著道:“某在想,學士此番奉命出使,到了汴京,見了那中原風物,會不會生出些向往之心?”
那人的臉色,頓時就漲紅起來:“節度在質疑下官對大遼的忠心?”
“下官父子,深受皇恩,早已抱定效忠大遼,輔佐天子,治平天下,乃至于一統四海之心!”
“哎哎哎……”耶律琚笑起來:“學士莫氣……莫氣……吾也不過是隨口這么一說!”
但心中卻是冷笑不已。
這世道真是亂了啊!
他,耶律琚,堂堂大遼宗室,五院部出身的貴族,卻在南朝有了外室和孩子以及財產。
對于所謂的大遼,所謂的天子,更是已經沒什么忠心了。
不獨他如此。
很多宗室、貴族也是如此。
就連身為駙馬都尉與皇后親弟弟的蘭陵郡王蕭酬斡也是這般。
但,一個漢人,而且還是漢人士大夫,卻對這大遼以及大遼天子,無比忠心。
而且,還以得賜耶律這個姓氏為榮!
倒反天罡了呀!
耶律琚在心中腹誹著,就勒住韁繩,策馬向著前方的瓦橋關而去。
在瓦橋關下,南朝的地方官,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儀式。
耶律琚身后的那個遼國大臣,看著耶律琚的背影,雙手緊握在一起。
“這奸佞!莫要被我抓到通宋的把柄!”
“不然,回朝后,我定要在陛
他可是肩負著朝中君子們的囑托,專門來監視、監督耶律琚這個奸佞的。
為了這個使命,他奉旨后,就率隊從南京日夜兼程,趕來瓦橋關,本打算提前在這里等著耶律琚。
哪料耶律琚竟比他還早到這里。
考慮到圣旨送到大同府需要時間,所以,他很可能是在得旨的瞬間,就已經帶著人馬啟程,一路快馬而來的。
這奸佞如此心急。
必與南朝有勾連!
“我耶律儼,必能抓到這奸佞的罪證!”他在心中告訴自己。
此人,便是如今遼國的樞密直學士耶律儼,也是此番出使南朝調停宋夏戰爭的‘調停副使’。
耶律儼本不姓耶律,而是姓李。
純正的幽云漢人士大夫出身!
其父李仲僖,乃是遼國重臣,歷任遼北院宣徽使、行宮都部署、南院樞密使等要職。
晚年,進拜廣德軍節度使,封韓國公,賜國姓耶律,再拜南院樞密使。
一家上下,都是享受國恩。
對于耶律家的忠心,無可置疑。
如今,耶律儼也是遼國名臣其在遼國境內,以清廉著稱。
也是蕭兀納看好的政治接班人。
將來輔佐皇孫的宰執人選!
自然,他對耶律琚這樣,在挖大遼墻角的人是深惡痛絕。
誓要將之扳倒!
……
西夏,興慶府,皇宮。
年輕的梁太后,看著被押到她面前的一個女官。
她冷青著臉,怒目而視:“阿玉,吾對汝家族不薄!”
??????55.??????
“汝緣何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