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從袖子里,掏出一塊木牌:“這是汝的號牌。”
小男孩接過那塊木牌。
木牌的正面,雕刻著汴京新報報童六字篆書。
在其背面,則是他的名字與在這汴京新報的號碼。
高俅,永寧丙字第八號。
這代表著他是汴京新報永寧坊分宿區的一名報童,同時其所在的廂房是丙子房,所睡的地方是第八鋪。
旁邊則有著小楷寫著:薦舉人高敦厚,汴京街道司吏員,系高俅之父,確驗三代無作奸犯科。
叫高俅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走進廂房,這里面的一切,都讓他無比陌生,也讓他心情忐忑。
但,這個孩子有著超強的適應力和心理素質,所以他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是乖巧的拿著號牌,找到了自己在這個廂房里的位置,然后將帶來的東西,一一放到自己的位置。
童貫只看了一眼,就轉身對自己身旁的一個內臣吩咐了一句:“這孩子的情況,汝該知道了吧?”
這內臣低著頭道:“下官已看過卷宗了。”
“嗯!”童貫道:“以后他便交給汝管教。”
“若不合格,不必要通報某,直接清退便是。”
“唯!”內臣頷首。
童貫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今年的磨勘,某給汝一個中下。”
這內臣,立刻欣喜若狂,連連道謝。
在大宋的體制下,所謂磨勘,顧名思義就是分成磨與堪兩個系統。
磨代表時間,堪則代表考評。
所以時人言:磨勘之法,率以法計其歲月、功過。
在這個系統中,磨所代表的時間,一般是固定不動的。
只有堪所代表的考評,可以減少或者增加轉遷所需的時間。
而考評之制在唐代就已經確定,分為上、中、下三等九級。
但因為儒家中庸思想的主張,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上上、上中、上下這樣的評價,是凡人不可能觸碰到的。
能拿到的人,必須做出了類似拯救世界的功績。
同樣,下下的考評,也不是人能拿到的。
拿到的都是鐵板釘釘的畜生、人渣。
所以,中上的評價,就已經是所有人能摸到的天花板。
能拿到一個中上,基本可以鎖定減磨勘的資格。
而中下,在這個體系里,等同于優秀。
在轉遷時的優勢很大。
而在汴京新報的這個體系里,一個像他這樣負責管教的內臣,拿到一個中下評價,幾乎可以鎖定未來的管勾永寧坊公事。
一旦如此,那么對他這樣的小黃門而言,就等于入門了,拿到官身了。
相當于文臣不入流的雜官轉正為選人。
這是階級的跨越!也是地位的飛升!
童貫卻沒有在這個事情多費心了。
在他眼里,這只是他拗不過面子,勉強答應了街道司的人的請托。
這種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在過去的這六七個月,他已經領了起碼幾十個開封府胥吏的孩子進入汴京新報當報童。
沒辦法!
這報童好啊!
進了汴京新報,雖然要受管束,還得每天跟著人出去賣報。
但是這里管吃管住,還能免費學各種技術。
今年以來,汴京新報向太醫局、天文局、都水監、專一制造軍器局等有司,輸送了兩三百名學徒。
此外,汴京算學、律學、武學,也都送了不少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