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其當年被整的很慘。
可在文壇上,卻沒有對手!
就算是后來的拗相公和司馬牛,當年在其面前,也得乖乖的伏低做小,自稱晚輩末學后進。
“歐陽九認就行了!”文彥博沒好氣的道。
文及甫傻傻的看向自己的老父親。
歐陽修?
他不是已經死了嗎?死人怎么認?
文彥博嘆了口氣,解釋道:“歐陽九在時,就已經很看好蘇子瞻了。”
“錯非當年蘇子瞻年輕,名聲不顯,怕給其負擔,不然早就傳了衣缽了!”
“而張安道,與歐陽九乃摯友、知己……”
“兩人的脾氣,簡直一模一樣,都是茅坑里的臭石頭!”
說到這里,文彥博就撇撇嘴:“如今,傳的蘇子瞻也是一般!”
“所以,老夫才說,這是老匹夫找了個小混賬!”
文及甫眨眨眼睛然后想了想,好像還是真是這么回事。
歐陽修、張方平,當年在朝中,就以孤僻、不合群、頭鐵、愛開炮出名。
相對來說,張方平可能會低調一些。
而歐陽修在世,那是出了名的大嘴巴。
旁的不說,一篇《朋黨論》就足以說明問題。
而現在的蘇軾呢?
好像、似乎、大概也差不多。
這樣想著,文及甫就忽然就理解了老父親的意思。
蘇軾蘇子瞻的性格,不就是另一個翻版的歐陽修嗎?
有張方平背書和牽線搭橋,歐陽修遺孀、兒子認可。
再來一個聯姻關系,加上蘇軾的文章詩賦,本就是天下知名。
這些條件綜合到一起,蘇軾蘇子瞻,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受并繼承歐陽修留下的遺產。
然后成為天下士人都認可的文壇領袖。
至少,一個宗師的地位是跑不掉。
而在大宋文壇領袖或者宗師的影響力,是遠超其本身官階的。
就像如今隱居江寧的王安石。
他是不問世事了,可這天下事,依然在受他的影響。
無數人依然在崇拜、效仿著他。
哪怕一句話不說,也有大把的人,爭相在自己腦門上刻下一個新學門徒、荊公門生的標簽。
“那……那怎么辦?”文及甫弱弱的問道。
他自然知道,老父親和張方平不對付。
“怎么辦?”文彥博聳聳肩:“當然是抬舉程頤!”
老太師坐起身來,一雙老眼,閃爍著智慧。
“將程頤的門生、弟子都送到朝堂!”
“另外……”文彥博看向文及甫問道:“前些時日,不是有個叫程之才的人來投拜帖嗎?”
“汝去見一見他……”
文及甫眨眨眼睛:“這程之才是?”
“蘇子瞻表兄、姐夫!”文彥博悠悠的道。
文及甫不懂了。
文彥博補充道:“其早與蘇子瞻兄弟決裂,視若仇寇。”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