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開出的和議條款,興慶府若是拒絕,萬一國相梁乙逋聽到風聲,答允下來。
而梁乙逋一旦如此,那么其就將借助這次議和拿到的好處,拉攏、收買、控制大軍。
然后再挾‘迫和南蠻’之功回朝。
那他們這些人,那里還有立足之地?
于是,一個個都閉上了嘴巴。
梁太后見此閉上眼睛,說道:“既諸公皆無異議,我就派人去通知南蠻,答允和議!”
梁乙逋的大軍在外已經很久了。
而最近十余日,南牟會那邊已經沒傳回什么有用的消息。
每次梁乙逋派人回來,都只催促糧食、牲畜和軍械。
卻絕口不提,大軍進展,更不提何時退兵。
叫人搞不清楚他在做什么?
更讓梁太后心悸的是,這些事情是她的哥哥知道她遣使去南蠻、北虜后出現的。
梁太后知道她的兄長,絕非猶豫不決之人。
要么不做,要么做絕。
去年,發動政變,毒殺秉常,清洗興慶府將仁多家連根拔起。
都是兄長主導下做的事情。
所以,梁太后是真的怕,怕兄長提兵回來,與她算賬。
到那個時候,她這個太后,甚至可能被軟禁。
而如今在她面前的這些人,若不倒戈投降,全部都得死!
所以,這和議梁太后知道自己沒有選擇必須答應。
而且是越快越好!
她需要和時間賽跑!
她需要搶在兄長前,先拿到這個勝利。
然后,才有資格與兄長博弈、談判。
……
梁乙逋策馬于馬銜山對面的祖厲山(今華家嶺)。
他遠遠眺望著遠方那延綿著的馬銜山下的南蠻寨堡的身影。
那是一個建立在河谷出口的堅城。
其舊名凡川會,如今叫‘會川’。
而在會川寨前的寬闊河谷地帶,一支數百人的南蠻兵馬正沿著河谷道路展開,他們似乎是從一處山林里沖出來的,他們出現后,立刻沖向了一支沿著凡川河前進的大白高國輜重隊。
見到南蠻兵馬來襲,那支輜重隊里的丁壯,頓時尖叫著驅趕著牲畜,連滾帶爬的,逃向在凡川河畔一處山崗上的大白高國寨堡。
南蠻的兵馬,緊隨其后,奮力追擊著。
但他們追擊不深,只十余里便停止追擊,然后在騎兵掩護下,其步卒開始搜刮著,青壯們丟下的東西。
無論箭矢還是糧草,也不管是被丟下的牲畜、推車。
他們什么都要!
他們將戰場打掃得干干凈凈后,就帶著戰利品,裹脅著抓到的百十個掉隊的青壯,在騎兵掩護下,緩緩后撤。
梁乙逋見著這一切,閉上了眼睛。
這正是他的大軍,頓兵定西城,卻始終無法拿下那個小小的定西城的緣故。
戰爭,在半個月前,就已不再局限于定西一地。
而是沿著馬銜山的走向,在長達百里的宋夏邊境展開。
尤其是南蠻熙河主力,出現在龕谷、汝遮、會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