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回過神來,看向自己的弟弟,神色變得極為精彩。
這就叫王安禮好奇了起來,問道:“陛下遣那內臣深夜來傳旨,所為何事?”
王安石沉吟片刻后,道:“官家看我這犟老頭在這江寧吃他的俸祿不干事,有些不開心了……”
“這不,給了我一個差事……”
他將手中小冊子遞給王安禮,臉色卻是有些猶豫和遲疑。
“叫我興學校!”
“這是好事啊!”王安禮不大理解。
王安石笑了:“和甫看吧!”
“這是假我之口,而行天家之事!”
王安禮接過那小冊子一看,只掃了第一頁,頓時也驚呆了。
“陛下……陛下怎會如此?”
讓一個儒生,放下自己的學業和事業,反過來給別人的道開路?
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絕對不會有人做的!
尤其自己的三哥的脾氣還是那么犟!
王安石卻并沒有和王安禮想象一般有什么怨言或者芥蒂,反是道:“和甫認真看。”
王安禮點頭,繼續看下去。
這才慢慢的舒展開眉頭來。
這冊子上,并沒有講什么經義,只在第一頁一筆帶過了格物致知四個字。
剩下的內容基本就是在闡述那位少主的心思了。
這位少主先是大贊了慶歷興學、熙寧興學。
然后又稱贊了太學。
但在同時,他也提出,現在的太學生,只學經義不好。
經義之外,應該博覽群書,應該學習百藝。
至少也該和孔子推崇的一般:禮、樂、射、御、書、數皆具。
所以呢,這位陛下希望他的兄長,能在江寧府,開一個新學校,專門收學生,在正常講經之余,傳授術算幾何之術,講那計算、錢谷之事。
“汴京有算學啊……”王安禮有些不太懂:“緣何要大費周章,命三哥在江寧也辦一個學校講算學?”
王安石悠悠的道:“若老夫沒有猜錯,官家可能是想將術算幾何之術,納入太學考評之中,也算學分……甚至可能想將術算幾何的題目,放在發解試、禮部試甚至殿試上!”
王安禮瞪大了眼睛:“啊!這怎么可能?天下士人如何會答應?”
本來科舉就很卷了。
現在皇帝還要加碼?誰受得了啊!
“所以,才要叫老夫出來做這個事情啊……”王安石道。
若是他的話,影響力自然不一樣。
又因為是在江寧府,汴京那邊恐怕沒什么反應。
同時,王安石三個字,又有著足夠的影響力和輻射能力。
至少可以帶起一股風潮來。
“那三哥的意思是?”王安禮問道。
王安石的腦海中回蕩著童貫帶來的口諭。
他的手指則摸了摸那本小冊子上的紙張。
在文字下,藏著細節。
而他已知,這些細節可能決定將來新學的成敗。
“君有命,臣豈敢不從?”他輕聲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