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送的茶葉?
意思是蔡確走通了韓絳的關系?
等其落福建路觀察使的差遣后,就要回京?
這么說來新的宰相是蔡確?
韓絳只呵呵笑著,就要端著茶盞坐下來。
忽地,韓絳的孫子韓宗道,躡手躡腳,走到他身邊,耳語了兩句,并將一封拜帖,送到了韓絳的手中。
韓絳聽完,再看拜帖,臉色就變了。
因為拜帖上,有著一個標志性的花押。
而,韓絳絕不會認錯這個花押!
淡墨疾書,寫意自然,有魏晉之風,同時顏(顏真卿)、楊(楊凝式)的痕跡,也在其中,偏又能一眼看出,已在顏、楊之外,走出一條新路。
當今天下,除了那位故人外,沒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書法來。
就算是臨摹,也沒人能臨摹出其書法的味道。
這是無法模仿的!
「來人何在?」他問著。
「回大人,正在府外!」
韓絳看向賓客們,拱手道:「諸公老夫有事暫離片刻,諸公且慢用……」
說完,他就將那御賜的幾杖,丟到一邊,帶著韓宗道走了出去。
「來人年紀幾許?」出了門,到了旁邊的一間靜室,韓絳就問道。
「回稟大人,來人約莫十七八歲的模樣……」
「他自稱什么?」
「故人之孫,晚輩末學后進……」韓宗道規規矩矩的答道。
韓絳聽著,露出笑容來。
他已知道是誰來了!
「快去將他請入府中,叫瑜兒去招待。」
「老夫將客人送走,就去見他!」
韓宗道楞了一下,問道:「大人,這位客人是?」
韓絳道:「除了江寧的王介甫外,天下誰能寫這一筆書法?」
王安石的真跡,就和他人一樣,極具辨識度。
而他當年是王安石的傳法沙門,兩人表演一次互相推薦對方接任自己為宰相,自然不可能認錯。
韓宗道驚訝起來:「這么說來,來的是……」
「嗯!」韓絳道:「必是王介甫的嗣孫王棣了!」
「王棣?」韓宗道驚道:「王司空怎舍得讓他入京?」
「還不是呂晦叔搞的鬼!」韓絳撇撇嘴道:「硬生生的把人家從廣西調回京城,非要塞到自己身邊。」
「我看吶……呂晦叔搞不好還想招其為東床快婿。」
但是……
「老夫也還是有幾個孫女,未許人家的!」
若能嫁孫女與王安石的嗣孫。
那他韓絳和王安石的友誼,也算是有個結果了。
當然,韓絳不會承認,是因為他看出來了,當朝官家其實對王安石非常看重!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