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此,眼前的景象,才叫呂公著震驚。
他回過頭,看向在自己身后,陪同他視察的沈括。
“沈提舉,這就是生產線?”他問道。
沈括點頭,答道:“回稟左揆,正是生產線!”
他略顯驕傲的說道:“元豐八年,下官蒙官家恩典起復,奉圣旨為提舉專一制造軍器局!”
“上任不久,官家便命我,將軍器監中諸般甲械所需的零件、器物,分門別類,再依據其特點、材質、工藝,拆分成不同工序。”
“此地的匠人,所負責的就是克敵弓中的弓身的一部分材料”
“而克敵弓,一共被分作了十七個不同零部件”
“最終所有零部件,都將在總裝工坊被組裝,然后通過極限測試,才能給付樞密院入庫”
“自用此法以來,軍器監中的諸般甲器的生產量與質量皆大為提高!”
“尤其是,元祐元年,有了新的高爐冶鐵,冶煉出來精鐵與百煉鋼后大宋甲胄之利,已是天下第一!”說到這里,沈括就自豪的抬起頭來:“去年一年,軍器監產甲達到三千四百余副,是過去的五倍以上!”
“明年或者后年,有可能達到年產數萬副鐵甲的規模!”
“數萬副鐵甲?”呂公著深吸一口氣:“這怎么可能?!”
“就算是工匠們做得了,我朝又哪來這許多的好鐵?”
呂公著很清楚。
不要看大宋天下州郡的鐵產量很大。
可實際上,大部分鐵監生產的鐵,質量都很堪憂!
元豐八年,吳居厚在京東路的衙門,差點被徐州利國監的工匠們攻陷。
堂堂轉運使,只能倉皇間,爬墻逃跑。
而原因之一,就是吳居厚曾讓利國監的鐵匠鑄造鐵錢,然后運去陜西、熙河等地,作為軍費使用。
但是,徐州鐵脆,鑄造的鐵錢,運到陜西、熙河。
居然沒有人肯要!
最后只能折價大半,才勉強讓士兵們接受。
利國監的工人們鑄造的鐵錢,在熙河、陜西要貶值大半才能讓人捏著鼻子接受。
自然,吳居厚當初承諾給利國監的賞錢就無法兌現了。
于是,利國監上下,群情激憤。
恰好,吳居厚當時被朝廷調查,有人傳說,吳居厚將要被押回朝廷,下獄論罪。
利國監的工人們在聽說了這個傳說,立刻就聚集起來,圍攻吳居厚的官衙。
就是擔心他被朝廷抓走了,那大家伙的賞錢就無處討要了!
事后,朝廷派了熊本去京東都路善后。
靠著韓絳支持,熊本代替吳居厚,支付了當初答應的賞錢,才將利國監給安撫下去。
但只有利國監的鐵脆嗎?
呂公著知道的,大宋天下大部分鐵監生產的鐵,普遍都存在脆這個問題。
利國監的鐵,只是在脆方面格外出眾罷了。
在大宋,真正的好鐵,在蘇州、杭州、揚州等東南之地,那些掌握著百煉鋼技術的能工巧匠們手中。
只有用百煉鋼制造的甲胄,才足夠堅利。
但百煉鋼一則貴的離譜,二則產量稀少。
這也是大宋西軍中鐵甲稀少的緣故。
即使精銳選鋒之中的甲士,也只有不到三成的人,才能穿上鐵甲,剩下的都是皮甲。
現在,沈括告訴他,去年軍器監生產了三千多副鐵甲。
明年或者后年,更是可能會將這個數字推到數萬副的水平!
這怎么可能?
沈括卻是微笑著,道:“左揆不信是正常的。”
“但左揆可能還不知曉,下官已在元豐八年,以格物致知之道,兼以官家圣哲指揮為綱,已解決了我朝鐵脆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