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騷動,在接下來的參觀過程中,越發明顯。
尤其是當沈括陪著他,看完了扎甲的生產作坊后,呂公著感覺自己已經壓抑不住內心的惡魔了。
沒辦法!
眼見為實!
當,那一副副做工精良,寒光四射的扎甲,陳列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再也無法按捺了。
“沈提舉,可否一試?”他問道。
沈括自是欣然應允。
于是,就在這軍器監中,進行一次測試。幾個高大的禁軍,拿著大宋專門破甲的神臂弓,站在院子里,在一百步距離上,對著掛在木架上的扎甲進行了一輪攢射。
呂公著親自走上前去,察看被神臂弓射擊的扎甲。
甲葉完整,只在被命中的地方,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凹陷現象。
但沈括卻還要炫技。
命人在六十步距離內,再次測試。
這一次,神臂弓的攢射,射的甲胄搖晃。
可檢查的結果,卻依然是未能射穿甲葉。
最后,在三十步內的測試,才終于讓用著專門破甲箭頭的神臂弓射穿了扎甲的甲葉,可也未能完全穿透過去。
不可思議!
簡直是神跡!
若真有數萬副這樣的鐵甲
呂公著內心的魔鬼,在尖叫,在咆哮。
“雖然說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為之!”
“可是,圣人作五兵,也是為鎮暴誅邪!”
“西賊頑劣,不守法度,不遵王法,屢犯我疆土”
“王師伐之,上應天道,下順民心!”
這就是儒家!
會隨時隨地,根據局勢,調整自己對世界看法。
于是,漢唐之儒,皆是佩劍挾弓,以邊塞立功,出將入相為傲。
而大宋的士大夫們,則因為長期在軍事上失敗。
所以陷入了鴕鳥狀態,開始保守、收縮,甚至自欺欺人。
但是,在同時,大宋的士大夫們,做夢都想重回漢唐。
呂公著也不例外。
甚至,就連司馬光也是如此!
于是,在離開軍器監的時候,呂公著忽然悄悄的拉住了沈括的衣袖,將他帶到一邊,低聲問道:“存中,老夫聽說,存中于格物致知之道,又有新解?”
沈括點點頭。
“可愿讓老夫一觀?”呂公著問道。
呂公著可不僅僅是宰相,在同時他還是士大夫中的學術領袖。
學術領袖就必須在經義上有著自己的發展和見解。
而天下文章一大抄。
哪怕是司馬光,也曾借鑒過王安石新學的一些主張。
自然,對呂公著來說,他也希望借鑒、參考一下沈括的格物致知。
因為他知道,這條道路,未來必可光耀天下!
自然,他需要搶占這個先機!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