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君臣(1)
呂公著在趙煦面前,啞然了片刻后,選擇了恭身:“臣謹奉德音,定與兩府大臣,同心協力,共佐陛下!”
趙煦笑了。
壽州呂家,是大宋皇權規訓下的士大夫范本。
從呂蒙正時代,就是如此。
以至于呂家人,都有些不太像這大宋朝的士大夫!
顧全大局和為國受曲,是刻在呂家人骨子里的思想鋼印。
所以,歷代趙官家們,才會這麼喜歡呂家人。
不過呂公著,還是說出了他入宮想要說的話:“陛下,臣聽說,陛下已降詔敕,欲召回寶文閣待制丶知黃州楊汲以及朝散大夫丶知潞州崔臺符回朝?”
趙煦收斂笑容:“確有此事!”
他看向呂公著,問道:“相公有意見?”
呂公著當然有意見了!
但他不能直白的質疑丶非議。
因為,除授大臣,本來就是人主的權柄。
按照制度除了諫院外,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非議丶質疑的權力。
何況,趙煦走完了所有流程。
中書舍人制敕,給事中覆核,敕書已經發出。
除非趙煦自己收回,不然,沒有人能阻止。
更何況,趙煦還提前拿話,堵住了呂公著可能的進攻路徑——相公,要團結朝臣啊!
所以,呂公著猶豫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才持芴道:“陛下除授大臣,臣自無疑慮。”
“只是,臣恐陛下不了解,楊丶崔兩人過去的所作所為……”
趙煦呵呵一笑,打斷了呂公著的施法,道:“不瞞相公,朕之所以,召回這兩位大臣,乃是眼見,自傅相公拜執政后,中司闕位,有司失人。尤其近來,安相公由堅請辭任……國家越發乏人,于是想起了元豐六年秋,皇考帶朕登臨集英殿,與群臣中燕……時皇考指群臣語朕,一一介紹……”
“當時,皇考曾與朕提及時任刑部侍郎楊愛卿與大理寺卿崔愛卿……”
“皇考言,此二大臣,公忠體國,可堪社稷!”
呂公著沉默了。
先帝……
在先帝眼中,楊汲丶崔臺符,當然是大忠臣,當然是公忠體國了!
可問題是,這兩個人,有點太忠皇權了。
以至于,都喪失掉了士大夫應有的矜持和自尊。
楊汲可能稍好一點。
但那崔臺符,為了逢迎皇帝,居然和宦官聯手!
其在大理寺丶刑部,和石得一的探事司狼狽為奸,打擊異己,鍛煉成獄。
不止舊黨的人,對這個人感觀極差。
新黨對他也是厭惡不已!
王八蛋!
你背叛了士大夫階級!
所以,先帝剛剛臥床,王珪丶韓縝丶章惇等人就聯手把崔臺符送出了京城。
以呂公著所知,當年王珪甚至還定下了等先帝喪禮結束,就清算崔臺符的謀劃。
甚至做好了,將之剝麻后,編管嶺南的打算。
不過,他還來得及做,就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墻倒眾人推,最終因為氣急攻心而暴斃!
其死后至今,朝廷也沒有追贈丶追封。
甚至,連個謚號都沒有賜下。
可謂是大宋朝死后待遇最慘的宰相。
崔臺符也是因此,躲過一劫,得以在潞州逍遙至今。
呂公著上臺后,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加之楊丶崔二人出知后,也沒有犯錯,也就沒有追著打了。
哪成想,當年的一念之慈,讓這兩條咸魚,有了翻身機會!
想到這里,呂公著就感覺心好累!
耳畔,官家的聲音,卻還在繼續說著:“朕今觀朝中乏人,便想起了皇考昔日囑托……”
“于是命人取來了這兩位大臣的告身,觀其履歷,確屬可用之臣,這才下詔召回……”
說到這里,趙煦就和個好好學生一樣,看向呂公著,問道:“相公,朕難道做錯了嗎?”
呂公著咽了咽口水。
這個問題,他怎麼回答,都好像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