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只耳聞過一些,據說是康穆武王病逝后,諸子析產鬧出過不愉快。
而這些不愉快在后來的日子,不斷發酵。
偏,高魯王(高遵甫)身體一直不太好。
所以,在康穆武王病逝后,沒幾年也跟著撒手人寰,只留下了一子一女,孤苦伶仃。
叔伯們看到這個情況,自然是會很『熱心』的幫忙。
太皇太后,就是在叔伯們的『熱心幫忙』下送到的宮中。
而太皇太后的親弟弟高士林,則在很長一段時間,過著相當清貧的生活。
據說,后來還是與高遵甫關系不錯的大伯家(高繼忠)的兒子高遵裕看不過去,將高士林接到家中照顧,才讓高士林沒有流落街頭。
這些,也都是坊間傳聞,真假趙煦不知。
不過,很明顯的是,太皇太后確實一直在刻意疏遠著她那幾個親叔伯。
反而和關系比較遠的高遵裕,感情非常親密。
故此,熙寧開邊,才會是高遵裕出馬,而非與太皇太后血緣更親密的那幾個叔伯。
同時另一個證據,也證明太皇太后對她那幾個叔伯的厭棄之情——高遵憲,迄今只是一個左班殿直。
堂堂外戚,太皇太后的親叔叔,連個諸司正副使都沒撈到!
要知道,哪怕是趙煦的生母皇太妃朱氏的那幾個不成器的義兄,在趙煦即位后,朝廷也是推恩,給他們抬進了諸司正副使里混俸祿吃。
而高遵憲,卻始終被慶壽宮壓著,不給他升官。
每次禮部請奏,乞循故事給高遵憲升官,都會被慶壽宮用著冠冕堂皇的理由駁回。
不止高遵憲如此!
其他所有親叔伯,都是如此。
這些人到死,也被卡在大使臣階。
都是死后才追贈為諸司正副使。
追贈官階最高的,也沒有超過西京左藏庫副使。
作為對比,朱氏的繼父朱士安,在趙煦即位后立刻就被追封為開封儀同三司丶開州刺史。
由此可見,太皇太后內心之中對她那幾個叔伯的恨意與執念。
坊間之事,大抵不是空穴來風。
偏,高遵憲不自知,一直在外面打著太皇太后親叔叔的旗號,招搖過市。
現在更是,將這旗號都打到了趙煦這里,想要騙吃騙喝。
……
慶壽宮很快就從梁從政處,得知高遵憲求見趙煦的事情。
太皇太后在聽完梁從政的報告后,她撫摸著懷中抱著的那只最愛的貍奴,問道:“官家可召見了高殿直?”
梁從政搖頭:“臣聽說,大家命郭舍人,呵斥了高殿直一番!”
“大家言:殿直勿要叫國家為難,更不可傷太皇太后慈德!”
太皇太后笑了起來:“官家和老身,真是一條心的祖孫!”
在太皇太后看來,趙煦能夠呵斥高遵憲,這就說明這個孫子與她是一條心的。
因為,在另一方面,其他高家人。
特別是高遵惠,官家一直在提拔丶重用。
于是,她吩咐道:“梁押班啊,且去將太后與官家,請來慶壽宮吧!”
“如今章相公喪父,需回鄉守制!”
“但,廣西丶交州以及朝堂,卻不可能等章相公三年!”
“卻是得及早的定下,接替章相公鎮守廣西的人選。”
“同時,這都堂上的宰執闕員之事,也該有方略了!”
韓絳致仕后,都堂本就闕員。
隨之,張璪請郡,傅堯俞通過廷推遞補進入兩府。
于是,中司開始闕員。
現在,安燾也請郡,西府也開始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