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除授,也非是升遷。
而是召回大臣述職,故此,不需要學士院的翰林學士或者中書舍人草制,直接可以發出去。
這是外廷大臣,不能也不可以干預的。
此乃君權!
做完此事,兩宮就繼續商議起趙煦提名的人物拜相的可能性。
然后,便也排除掉了曾布拜相的可能性。
這一次卻是向太后否的。
否決的理由很簡單——韓五丶韓六丶蔡丶章四位相公,尚且不能拜相,若拜曾學士為相,恐朝野不服。
當然,還是保留了曾布拜執政的可能性。
太皇太后對此,并無異議。
于是,基于同樣的理由,趙煦所提名的其他人,也因為資歷問題,被排除在右相人選之外。
蒲宗孟,成為了事實上的,唯一一個,進入右相預選的人選。
議到這里,兩宮也都發現了些問題。
若,只有一個蒲宗孟可選。
那麼,實際上,就等于只能選蒲宗孟。
不過兩宮都沒有點破這個事情,而是選擇了跳過這個問題。
開始和趙煦商議起中司丶西府執政人選。
中司好辦!
趙煦也不藏著掖著,直接點了趙卨的將。
理由很簡單——趙學士年邁,將致仕歸老,今拜中司,以為將來超賞之備。
意思就是,讓趙卨去御史臺鍍金,方便趙卨致仕時,對其進行封賞。
兩宮對此都沒有意見。
因為,在傅堯俞升兩府后,中司就一直沒有御史中丞。
而兩宮,特別是太皇太后,之所以一直不拜授新的御史中丞去執掌御史臺,完全是因為,現在的朝野格局,開始對垂簾政治發起沖擊和挑戰。
假若御史臺,有一個強力的丶年輕的丶有野心的御史中丞,那麼當前的垂簾體制,就可能被打破。
因為,這個人很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忽然對垂簾政治發難,要求提前歸政天子,以便撈到擁戴丶定策之功。
這對太皇太后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用一個馬上就要致仕的功臣,完全符合她的心意。
至于西府執政人選?
幾乎沒怎麼商量,兩宮和趙煦就打達成了一致意見。
必須要用一位有帶兵經驗,最好有軍功的大臣。
這是安燾辭任事件的馀波所帶來的影響。
朝廷承受不起再來一個被人議論『那個什麼誰能當執政嗎?當不了,沒那個能力知道吧!』的代價。
兩宮尤其不愿,承受任用非人的政治指責。
于是,幾乎沒有疑問的。
范純粹與章楶,進入了最后的名單。
而范純粹,在實際上,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除了資歷方面的問題,范純粹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他曾受先帝之命,督辦種鄂一案。
同時,去年,范純粹為其生母求誥命,最后這個恩典,是兩宮和趙煦,力排眾議通過的。
……
兩宮與趙煦在宮中商議宰執大臣人選的時候。
京東路,曹州,濟陰縣(約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西北)縣衙之中。
來自汴京的天使,正在抑揚頓挫的念著敕書內容。
“敕李誡:夫大匠之屬,必用魯班之士,百工之事,當擇機巧之臣,況卿名臣之子,忠良之后?可,特授權將作監丞!”
今年不過三十的李誡,一臉懵逼的帶著妻小,恭恭敬敬的面朝汴京方向,頓首再拜謝恩:“微臣恭謝皇帝陛下超拔恩典!”
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名聲不彰,壓根不通經術,純靠著老爹和范家叔父幫襯,才混了一個差遣的小小選人,居然能接到朝廷除拜的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