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文彥博的誓言
元佑二年四月癸巳(十二)。
趙煦剛從集英殿回來,便得到了通見司方面的奏報:“太師丶平章軍國重事彥博求對!”
趙煦頓時樂了:“老太師來了!”
“朕可是等太師很久了呀……”
自趙煦下敕,召回楊汲丶崔臺符兩人,并分別任命他們出任都水監和刑部侍郎丶大理寺卿,已過去了六天之久。
即使從呂公著入宮勸諫開始算,也已過去了四天。
但這數日來,除了呂公著入宮見了一次趙煦,勸了一遍外。
其他人是毫無動靜。
特別是元老們,一直都是按兵不動。
他們不動,趙煦就索性當沒有這個事情。
現在來看,不是他們不動。
而是,他們都在衡量著利弊,算計著得失。
如今,文彥博遞札子入宮,想必是各方在私下都談妥丶勾兌好了吧?
趙煦撇撇嘴。
密室政治,私下交易,這是精英政治的弊端。
歷代趙官家,對宰執們私下的那些小動作,一直很警惕。
所謂的大小相制,異論相攪,就是在防著宰執士大夫們,通過私下勾連,建立利益共同體,從而架空皇帝。
然而,這些措施的效果,只能說聊勝于無。
因為,士大夫們是會進步的。
如今,朝堂上互相罵娘,私下里兒女親家的不知道有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為了分化瓦解士大夫們而故意挑撥甚至放大他們的矛盾。
其實不僅僅無濟于事,反而只會增加內耗。
而且是最沒有意義的那種內耗——這麼多年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事情,在這大宋朝出了多少了?
數都數不清楚!
這就是純屬矯枉過正了。
所以,趙煦在漸漸開始掌權后,就不再刻意的挑撥丶放大宰執之間的矛盾。
甚至會主動調停宰執之間的矛盾。
把做事情,放到了第一位!
對于,御史臺的使用,也變得謹慎了許多。
烏鴉們彈劾宰執大臣們的彈章,經常性的入了宮就沒有下文。
只有那些言之有理,證據確鑿的彈章,趙煦才會拿出來說事。
比如說,去年張璪和林希玩密室政治,私相授受玩脫了,趙煦也沒有慣著。
逼得張璪請郡,也逼的林希至今都在河北那邊的工地上待著,不敢回京。
當然,對于烏鴉們,趙煦也沒有放棄。
恰恰相反,現在的大宋御史臺的士氣,正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時期!
沒有之一!
證據就是,從元佑元年開始,烏鴉們送入宮中的彈章數量是在不斷增加的。
而且,直接送到趙煦這里的彈章的數量,在今年之后更是翻倍的增長。
至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