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的,王覿要做的事情叫扣闕!
像扣闕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必然會鬧的滿城風雨。
同時,也必然將都堂宰執們全部拉下水!
道理是很簡單的——御史扣闕,等于繞過了正常的程序,屬于越級上告。
這本身在官場就是大忌!
更要命的是,御史扣闕后,都堂宰執就必須站隊。
是支持御史們?或者反對?
這是沒有中間選項的!
選中間立場,等于告訴天下人,這位宰執是兩面人,在騎墻觀望。
而支持的話,若扣闕失敗,支持者只能自請出外。
若反對的話,一旦扣闕成功,反對者從此就要為千夫所指。
所以,都堂宰執們是很反感御史們扣闕的。
他們也嚴防死守著御史扣闕,稍有動靜,都堂的鐵拳就會立刻降臨!
王覿哪來的膽子?
呂陶看向張舜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是留中的話,王覿不可能串聯其他御史。
御史們莽歸莽,輕重還是知道的。
越過都堂宰執,等于挑釁都堂權威。
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若沒有一個合理的丶足夠說服所有人的理由。
那就不僅僅是得罪現在的宰執。
也在得罪將來的所有宰執!
這樣做的人,會被所有人視作異類,當成刺頭。
永遠都會被按在偏遠軍州,永世不得翻身!
張舜民嘆道:“天子下詔,命出封樁庫錢,為駙馬補虧空!”
呂陶張大了嘴巴,心臟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天子詔出封樁庫錢為駙馬補虧空?
這是什麼神仙舉措啊!
反正,呂陶在知道了此事后,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立刻就道:“王察院欲率眾扣闕請命于天子!”
“此乃為天下人言事!”
“吾雖不才,必當從之!”
在天子下詔出封樁庫錢,為駙馬填補虧空后。
整個事情的性質,已經徹底變了。
為什麼?
因為天子出封裝庫錢給駙馬填補虧空的這個詔命,就類似于現代的某個基金發簡訊給自己的客戶——家人們,我真的沒有被擠兌啊!
妥妥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事也是一般的道理。
不打自招的同時,給了所有人一個公平的出風頭丶表忠心的機會。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二三子可擊鼓而攻之!
任何御史言官,只要智商還在線,在知道了這個事情后就會猛猛的沖起來。
再沒有比現在更安全,更容易表現自己忠誠的機會了!
甚至可以說,誰不參加扣闕,誰就是心里有鬼!
這個人應該被狠狠的審查,查他祖宗十八代!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