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母后的強勢,是占了絕大多數原因的!
而先帝在時,二王皆在宮中居住,特別是二哥,因受母后寵愛,出入宮闈,無所顧忌!
先帝難道就沒想過,遷二王出外?
熙寧十年,先帝就已經在咸宜坊,建好了親賢宅,以供二王出外居住!
但,一直到元豐八年。
無論先帝如何暗示丶明示,也不管朝中大臣,如何上書談論遷二王出外的事情。
但在母后面前,都只有一個結果——不行!
哪怕,四哥(趙覠)也一直說想要出宮居住,母后卻和沒有聽到一樣。
直到先帝駕崩,當今官家即位,二哥與四哥才在宰執們的要求下,搬出禁中,到了早就給他們建好的親賢宅中居住。
就這,以壽康公主的觀察,還多半是因為,如今的官家,比二哥更得母后歡心。
加上,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向太后與朝臣們認可。
從先帝長子,搖身一變,成為了又嫡又長的長孫!
完美戳中了母后的死穴!
于是,昔日最受寵的二哥,迅速失寵。
以至于,如今連親賢宅都不能出一步!
連親兒子,昔日最受寵的愛子,一旦得罪,都是這般下場!
何況是女兒的丈夫?
壽康公主記得很仔細的。
當初,二姐死時,母后只在聽說的時候,落了眼淚,過后就恢復如常。
而在元豐八年,王詵的死訊傳入京中。
母后只說了一句:“死有馀辜!”便不再評價!
仿佛死的是一只貓,一只狗。
如今,若自己的丈夫不識趣,繼續給她老人家添堵,讓她老人家感覺臉上無光。
壽康公主毫不懷疑,她的母后,是做得出,將自己的丈夫圈禁起來的事情的。
一旦如此,非但丈夫官爵不保,就連子孫也要受牽連。
張敦禮卻沒有壽康公主這麼擔心。
在他看來,這場風波,該是過去了的!
畢竟,天子都罰他了——增了三年磨勘,罰了三十斤銅呢!
對外戚來說,這可是很重的懲罰了。
即使朝中的小人還要糾纏于此,宮中也不會再搭理了!
一罪不兩罰嘛!
不過,他還是安慰著公主:“我就依殿下的,就依殿下的……”
“我這就去讓人準備!”
當然了,叫他把家中白花花的銀子,拿出去送給那常善丶王敬?
怎麼可能!
這要傳出去他還怎麼見人?
正好,聽說近來保康門的瓦子里,出了個新勾欄,據說這勾欄中的娘子,都是店家精心調教好的新羅婢!
就是很貴!
聽說,哪怕喝杯花酒,也是三五十貫。
若要與之春風一度,更是得數百貫!
不過……
張敦禮感覺應該是值的。
畢竟,那可是新羅婢!
大宋立國后就絕種的稀有貨色。
對張敦禮這樣的人的吸引力,幾乎只在魏晉的五石散重出江湖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