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報上,十幾條不同的新聞丶趣聞,足以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開。
再配合頭版頭條,將京畿昨日降雨,完全推到了天子圣哲,感動上蒼,終降甘霖的報導。
真真是讓耶律琚看了眼了,忍不住感嘆:“當年,魏王一案,主上若能有這般手段,何至于鬧到今天這地步?”
大遼的魏王,早已經死了。
但其身前身后的那些八卦秘聞,則在整個遼國朝野瘋傳。
皇后蕭觀音的八卦,更是傳的到處都是。
在民間傳說中,老皇帝的頭頂早已經綠草茵茵。
這對皇室的打擊,不言而喻。
尤其是太孫的名望打擊,更是無可估量。
很多人都在說,可能太孫和前太子都不是當今天子的骨血。
現在,遼國征討高麗的動力,有很大部分也是來自于此。
老皇帝,希望通過開疆拓土,粉飾太平,來團結國中,同時也禰和矛盾,以便給太孫留下一個穩定的執政基礎!
所以,在老皇帝心中,高麗必須滅亡!
這事關國本!
但偏偏……
因為魏王的事情,鬧得太過喧嘩,近乎人盡皆知。
于是,魏王一黨,天天提心吊膽,擔心將來太孫即位,給自己拉清單。
而梁王身邊的大臣,也天天提心吊膽,就怕魏王和親魏王的人,制造意外甚至謀刺梁王。
蕭兀納,幾乎天天守在太孫身邊。
太孫的飲食起居,趙孝嚴和王師儒,更是事必躬親,親自負責。
而梁王黨,越這樣做,魏王黨心中就越不安——你們現在就這樣防著我們。
等將來還了得?!
所以,大家在魏王死后,拼命的往宮中送美人。
如今的皇后蕭坦思,以及皇貴妃蕭斡特懶,就是他們的杰作。
大家的心思,只有一個——老皇帝再生個兒子吧!
這樣大家就有盼頭了!
奈何,幾年過去了,隨著老皇帝年紀越來越大。
而宮中妃嬪們的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魏王黨急了!
都開始想辦法,找出路。
耶律琚就是因此,才會在刑恕的糖衣炮彈面前,敗下陣來,在這南朝安家置業,然后心安理得的將遼國的很多秘密,都告知南朝君臣。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當初但凡老皇帝辦事能利索點,有南朝君臣的這一手攪混水的能耐。
事情也不至于鬧到如今人人自危的地步。
在耶律琚身邊,耶律永昌聽到了耶律琚的感嘆,他呵呵兩聲,道:“劉兄難道沒有聽說嗎?”
“嗯?”
“前年,皇后曾乞主上,請以梁王養于膝下……”耶律永昌和皇室關系是很近的,所以他能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宮廷秘聞。
耶律琚聽著,大驚不已,連忙問道:“主上怎麼說的?”
“主上起初是同意了的!”耶律永昌道:“但后來,王師儒等力勸不可……主上便改了主意!”
耶律琚吁出一口氣,搖頭不已。
若皇后能撫養梁王,有了親情的羈絆,魏王一黨也不至于擔心受怕。
耶律永昌望向北方,悠悠道:“文忠王曾與我說過……”
“梁王未來即位,國家恐怕要有動亂!”
耶律琚嘆道:“是啊!”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