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對壽康公主的安排
傍晚時分,通見司送來了王子韶的札子。
趙煦看完,就笑了起來。
“人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朕的士大夫們,還真的是人人都有著這樣的覺悟啊!”
仔細想想也對。
人越老,也就越貪戀權柄。
就像如今在大名府的韓維,不就在天天忙著給趙煦表忠心嗎?
來自大名府的問安札子,每隔半個月就要送一封來。
言辭之中,極盡吹捧丶阿諛,看的趙煦都有些臉紅了。
而韓維所求的,不就是想要一把清涼傘嗎?
于是,無論是張問這個頭鐵的逆行者,還是崔臺符這個被流放在外兩年多的老臣。
王子韶的報告,都描述了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徵——想要有所作為!
特別是崔臺符,在和王子韶談過后,就表示愿意在律學中,完全貫徹來自朝廷的一切指令。
這很好!
趙煦放下札子,站起身來,吩咐馮景:“馮景啊,準備一下,朕要去給兩宮問安!”
此時,殿外已經出現了風雨的跡象。
看上去很快就要下雨。
老天爺就是這樣無常!
在四月辛丑日(20)前,京畿地區超過五十天滴雨未下。
然而,自辛丑日降下甘霖后,短短的幾天時間,已下了三場雨。
今夜若再下,就是第四場了。
不止開封府下雨,上游的洛水流域,也是普降雨水。
豐沛的雨水,讓汴河的運力大增。
汴河再次變得繁榮起來,就好像之前的旱災不存在一樣。
日夜都有著漕船,從汴河丶曹河丶五丈河等進入京城。
堆垛場中的工人,從早忙到晚。
有些時候,還得連夜加班。
一切都似乎好了起來!
似乎真的如文臣們所說的那般,是因為張敦禮的緣故。
然而趙煦知道,旱災的結束,只是開始。
從元豐八年開始,全球氣候,正在逐漸被新一輪的小冰期影響。
大宋立國開始的溫暖期和氣候平穩期將走向結束。
十馀年后,太湖和大運河的結冰,將宣告著真正的亂世到來。
風調雨順的恒紀元結束了!
多災多難的亂紀元,將拉開帷幕。
他在現代歷史書上所看到的女真丶蒙古的興起。
就是這一輪亂紀元所催生出來的。
想著這些事情,趙煦忍不住低聲呢喃:“時不我待,時不我待啊!”
他必須在那之前,找到出路。
不然的話……內爆是必然的!
想著這些,燕援已領著御龍直到了殿外。
趙煦在忠誠的御龍直的簇擁下,沿著皇城的回廊,先到保慈宮,與向太后匯合后,又折返到慶壽宮。
慶壽宮中的太皇太后,這幾日心情一直很低落,精神看著也有些頹廢。
沒辦法!
她是真的有些憂慮。
憂慮于高氏的未來,也憂慮于寶貝兒子趙顥的未來。
不過,趙煦一直在給她吃定心丸——譬如昨天,趙煦就藉口『太母為國操勞,功在社稷』下詔追封太皇太后的生父周王高遵甫為陳王。
雖然,這種追封不費一文錢,純粹是形式上的。
但,太皇太后的精神與心情,還是因此好了許多。
趙煦到的時候,她已恢復了往日的神情,只是略顯疲憊。
不過,對趙煦請她『御正殿』的事情,她還是婉拒了。
倒不是她不想回來。
實在是回不來!
張敦禮才死,其父母兄弟也才剛剛被送出汴京。
涉案的秀在和尚等人,雖已判了斬首,但依律斬首得等到秋后。
她倒不是一定要等到這些人都被處死才能重新出來聽政。
但最起碼,也得等到一切風平浪靜,大眾遺忘了張敦禮案。
這樣,起碼也要到端午節后,太皇太后才可能再次出現垂簾聽政。
在這段時間里,兩宮垂簾,就要變成保慈宮垂簾了。
這必然導致權力的轉移。
或許,等她重新出現在崇政殿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變了。
因為向太后,正在或被動或主動的,開始承擔和接受更大的權力。
宰執們也默契的,開始頻繁向保慈宮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