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說,國初被打成白地的川蜀,能再次成為天下財富、經濟中心之一,就多虧了這位名臣的治理。
交子,這一劃時代的產物,正是這位名臣治蜀時,將之從民間商業行為,規范、制度化成了國家經濟金融政策。
“若能好生栽培、磨礪……”趙煦在天平上再次放下一塊砝碼:“未來,未嘗不能成為類似晏元獻公、韓忠獻公般的社稷支柱!”
晏殊、韓琦,在趙宋王朝有著特殊地位。
前者,輔佐仁廟數十年,忠心耿耿,還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至于后者,不用多說。
相三帝、扶二帝!
可謂是周公般的人物!
而且,對趙官家無比服從、忠心。
趙官家們恨不得天下所有大臣,都是韓琦。
又有能力,又忠心,還會辦事。
向太后一聽趙煦,對那太學生如此看重,甚至認為他有成為下一個晏殊、韓琦的可能。
頓時也開始著急了。
“這等賢才,確實值得六哥如此關注!”
她扭頭看向在殿外候著的馮景,問道:“馮景,去問問石得一,看看梁從吉那邊可有回信?”
“諾!”
做完此事,向太后就看向趙煦,道:“六哥……”
“兒臣在……”
“六哥既這般看重那太學生,自當好生保護……”向太后悠悠的說道:“須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當以賈長沙為鑒!”
向太后讀過史書,自然知道一個年輕人,若驟然得到最高層的賞識、重用。
那么對他來說,這可能是災禍!
遠有賈誼,近有當年熙寧變法時,先帝所任用的那些年輕大臣們。
包括章惇在內的大部分新黨大臣,個個腦袋上迄今都還貼著‘幸進少年’的標簽。
很多人,都在內外攻擊下,如賈誼般隕落了。
譬如張唐英、候叔獻……
元豐時,向太后就經常聽自己丈夫念叨‘若張次公在,朕何愁這般’‘使候景仁未死,黃河不為患也!’。
“兒臣明白!”趙煦看著向太后道:“故此,兒臣一直只是命人關注著該生的日常起居,并未直接拔擢!”
“恩!”向太后點頭。
這個孩子,就是聰明!
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教,似乎天生就懂。
想了想,向太后就對趙煦道:“如今,事情既已出了……”
“朝臣們肯定會問……”
“六哥打算怎么答復群臣?”
趙煦道:“此事……卻須請母后教之!”
趙煦是很懂的。
在細節上,他總是能想方設法的讓向太后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向太后沉吟片刻后,對趙煦道:“這樣吧……”
“若朝臣們問起來,六哥便說,那太學生有張乖崖之風!”
張乖崖,在民間雖然名聲很大。
但其實際上官職一直不高,官終刑部侍郎、樞密直學士。
連四入頭都沒有做過,死后更是沒有謚號、追贈。
故此,用下一個張乖崖或者‘有張乖崖之風’來評價一個年輕人,并不會為其招來太多敵意。
“恩!”趙煦甜甜的笑著:“就依母后的!”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